[1] 陈俊偷. 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18. [2] 陈翠果,赵敏,孙肖瑞,等.含硝普钠的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茎水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20):133-136. [3] 景红娟,罗红艺,李金枝.含水杨酸和苯甲酸的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的生理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1):98-100. [4] 刘雅莉,王飞.百合花不同发育期生理变化与衰老关系的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8(1):109-112. [5] 刘珊,刘璇,李思思,等.含无机盐的保鲜剂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效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8(4):577-580. [6] 闫海霞,武鹏,万正林,等.月季衰老机理及保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8):1355-1361. [7] 史春会, 王丹,李芳芳,等.植物激素对切花菊蕾期催花效果及生理效应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7):85-88. [8]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王学奎.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冯志文,杨霞光,潘剑,等.6个品种牡丹花瓣的抗氧化活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205-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