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卢美, 朱业. 浙江沿海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0(5):474-480. [2] 董加斌, 胡波. 浙江沿海大风的天气气候概况[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07, 26(4):476-483. [3] 杨亚新. 长江口北部沿海大风的气候特征及冷空气大风预报经验指标研究[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4):24-28. [4] 肉孜·阿基, 李如琦, 窦新英. 乌鲁木齐一次强东南大风天气成因分析[J]. 干旱气象, 2015, 33(3):474-480. [5] 项素清. 浙北沿海南大风过程诊断分析[J]. 海洋预报, 2004, 21(1):75-80. [6] 孙建明, 陈卫锋. 一次动量下传大风过程分析及预报着眼点[J]. 浙江气象科技, 2001, 22(4):1-4. [7] 涂小萍, 姚日升, 漆梁波, 等.浙江省北部一次灾害性大风多普勒雷达和边界层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4, 33(6):1687-1696. [8] 周之栩. 两次春季冷锋过境引起的大风天气分析[J]. 科技通报, 2014,30(9):38-41. [9] 于波, 荆浩, 孙继松, 等.北京夏季一次罕见偏南大风天气的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17,36(6):1674-1681. [10] 刘爱明, 郑涛, 卢超, 等.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对深圳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影响分析[J]. 广东气象, 2017,39(6):10-14. [11] 宋洁慧, 寿绍文, 刘旭, 等. 宁波一次典型夏季海陆风过程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3):336-342. [12] 席世平, 寿绍文, 郑世林, 等. 复杂地形下山谷风的数值模拟[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30(3):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