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修斌, 李翊华, 许耀照, 等. 水肥耦合对河西绿洲灌漠土甘蓝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影响[J]. 土壤通报, 2016 (5): 1211-1217. [2] 张维理, 武淑霞, 冀宏杰, 等.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Ⅰ.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7): 1009. [3] 高懋芳, 邱建军, 李长生, 等. 应用Manure-DNDC模型模拟畜禽养殖氮素污染[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9): 183-189. [4] 宁建凤, 邹献中, 杨少海, 等.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土壤氮淋失及油麦菜生长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11): 95-100. [5] 李晓林, 张福锁, 米国华. 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 [6] 王景军, 黄金丽. 施肥处理对黄瓜营养品质的影响[J]. 临沂大学学报, 2003, 25(3): 66-69. [7] 王立河, 赵喜茹, 王喜枝, 等.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黄瓜和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7, 38(3): 472-476. [8] 张迪, 牛明芬, 王少军, 等.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分布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增刊):156-161. [9] 郭颖, 赵牧秋, 吴蕊, 等. 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植物系统硝酸盐迁移累积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5): 1831-1835. [10] 曹志洪, 朱永官, 廖海秋, 等. 苏南稻麦两熟制下土壤养分平衡与培肥的长期试验[J]. 土壤, 1995 (2): 60-63. [11] SONG C, HAN X Z, TANG C.Changes in phosphorus fractions, sorption and release in Udic Mollisols under different ecosystems[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7, 44(1): 37-47. [12] 张靖, 王平, 刘淑英, 等.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甘肃省秦王川灌区蚕豆产量、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1): 154-159. [13] 高伟, 朱静华, 李明悦, 等.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条件下芹菜产量、品质及硝酸盐淋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3): 657-664. [14] 付利波, 苏帆, 尹梅, 等. 氮磷减施对滇池周边香石竹产量、地下水氮磷含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1): 237-242. [15] 廖义善, 卓慕宁, 李定强, 等. 适当化肥配施有机肥减少稻田氮磷损失及提高产量[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增刊1): 210-217. [16] 高俊凤. 植物生理学试验技术[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17] 吴春燕, 宋廷宇, 韩玉珠, 等. 氮肥对辣椒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6 (2): 162-165. [18] 黄东风, 王果, 李卫华, 等. 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菜地氮流失的影响[C]//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631-638. [19] 吴成龙, 沈其荣, 夏昭远, 等. 麦-稻轮作系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协同氮素转化的机制研究Ⅰ.小麦季15N去向分析[J]. 土壤学报, 2010, 47(5): 905-912. [20] 左文博, 吴静利, 杨奇, 等. 干旱胁迫对小麦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6): 191-193. [21] 王天奎. 番茄高可溶性固形物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分析[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22] 杨治平, 陈明昌, 张强, 等. 不同施氮措施对保护地黄瓜养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淋失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2): 57-60. [23] 王立河, 孙新政, 赵喜茹, 等.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1): 237. [24] 李会合, 贺方云. 氮和钾对蔬菜营养品质效应的研究进展[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6(1): 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