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ÛTEAUX M M, DARBYSHIRE J F. Functional diversity amongst soil protozoa[J]. Applied Soil Ecology, 1998, 10(3): 229-237. [2] 赵超. 不同海拔毛竹林土壤特征及肥力评价的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3] 杨建军. 污染土壤重金属分子形态及其根际转化机制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4] 孟宪丽. GIS支持下的吉林省黑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 雷火荣, 张健雄, 程筵寿, 等. 浙江遂昌县毛竹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技术探讨[J]. 世界竹藤通讯, 2014, 12(4): 30-32. [6] 赵峰, 徐奎栋. 土壤原生动物研究方法[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5): 1028-1034. [7] 李云乐. 农田条件下麦秸的生物分解过程及分析[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8] 侯翠翠. 西溪湿地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及其水质评价[D].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 2015. [9] 刘世梁, 傅伯杰, 吕一河, 等. 坡面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位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3, 23(3):414-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