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万祥,姚默,赵兵,等.石楠属药学研究概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1):58-60. [2] 鲍晓红,吴丽君,高楠.不同栽培措施对红叶石楠红叶期的影响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2):45-48. [3] 申亚梅,童再康,董直勋,等.2种测定红叶石楠耐寒性方法的比较[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246-249. [4] 连洪燕,权伟,芦建国.淹水胁迫对石楠幼苗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2):51-54. [5] 黄美娟,黄海泉,连芳青,等.E物质对红叶石楠‘红罗宾’组培苗生根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3):297-302. [6] 沈爱华,江波,朱锦茹,等.红叶石楠容器育苗人工复合生长基质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3):402-407. [7] 李际红,韩小娇,卢胜西,等.红叶石楠生根培养与根系活力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6,33(5):1129-1132. [8] 王慧. 红叶石楠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J].现代园艺,2012(3):38-39. [9] 卢志鹏,汪天.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66-14367. [10] 刘绍钦,黄上志,梁张慧,等.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香蕉分类上的应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2):70-74. [11] 张青林,罗正荣. ISSR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J]. 果树学报,2004,21(1):54-58. [12] 杜道林,马文儒,苏杰,等. SDS、CTAB和PVP法提取香蕉基因组DNA的比较研究[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1):74-80. [13] 靳晓丽,田新会,杜文华.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鹰嘴豆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2015,37(3):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