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明智, 吴蔚东, 陈占彪,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年限对土壤交换性酸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10): 112-115. [2] 王文婧, 戴万宏. 安徽主要土壤酸碱性及其酸缓冲性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5): 67-72. [3] 赵凯丽, 蔡泽江, 王伯仁, 等. 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23): 4818-4826. [4] 张宗锦, 刘世全, 张世熔, 等. 西藏酸性土壤的分布和酸度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4): 322-327. [5] 杨继龙, 刘阳, 王远林, 等. 竹溪县烟田土壤酸碱度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20): 118-119. [6] 庄伊美. 柑橘营养与施肥[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7] 黄运湘, 曾希柏, 张杨珠, 等. 湖南省丘岗茶园土壤的酸化特征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0, 41(3): 633-638. [8] 冀建华, 李絮花, 刘秀梅, 等. 硅钙钾镁肥对南方稻田土壤酸性和盐基离子动态变化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2): 583-592. [9] 鲁剑巍, 陈防, 王富华, 等. 湖北省柑橘园土壤养分分级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8(4): 390-394. [10] 张影, 胡承孝, 谭启玲, 等. 施用石灰对温州蜜柑树体营养和果实品质及酸性柑橘园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3(4): 7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