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东岳. 浅析我国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科学养鱼, 2015(9): 1-3. [2] 王晓用, 谭洪新, 罗国芝, 等. 生物絮凝反应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中试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6, 25(6): 884-893. [3] 许明珠, 王浙明, 张华岳, 等. 水产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以苕溪流域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23): 42-45. [4] 章星异, 朱环, 李怀正, 等. 水产养殖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水处理技术, 2010, 36(1): 25-29. [5] 李志斐, 王金林, 郁二蒙, 等. 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17(6): 111-115. [6] 赵琳君. 复合式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对淡水鱼类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8. [7] 罗国芝, 谭洪新, 施正峰, 等. 泡沫分离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J]. 水产科技情报, 1999, 26(5): 202-206. [8] 刘长发, 晏再生, 张俊新, 等. 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5, 20(2): 142-148. [9] 程启云, 韩世成, 曹广斌, 等.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悬浮物处理技术[J]. 水产学杂志, 2014, 27(2): 61-67, 72. [10] VIADERO R C Jr, NOBLET J A. Membrane filtration for removal of fine solids from aquaculture process water[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2002, 26(3): 151-169. [11] SUANTIKA G, DHERT P, ROMBAUT G, et al.The use of ozone in a high density recirculation system for rotifers[J]. Aquaculture, 2001, 201(1/2): 35-49. [12] CHEN S, YU J Q, WANG H, et al.A pilot-scale coupling catalytic ozonation-membrane filtration system fo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J]. Desalination, 2015, 363: 37-43. [13] 王芬, 程云生, 侯冠军, 等. 电化学降解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水处理技术, 2018, 44(7): 6-9, 25. [14] MOOK W T, CHAKRABARTI M H, AROUA M K, et al.Removal of total ammonia nitrogen (TAN), nitrate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from aquaculture wastewater using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A review[J]. Desalination, 2012, 285: 1-13. [15] 郭迪, 卢婵, 王玉珏. 海水养殖中氨氮的电化学氧化及残余氯和三卤甲烷的生成[J]. 水处理技术, 2017, 43(3): 64-67. [16] 吴照学, 李海军, 杨智良, 等. 电解与紫外协同去除工厂化养殖循环水中氨氮效果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4): 272-279. [17] 陈谦, 张新雄, 赵海, 等. 用于水产养殖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 18(3): 524-530. [18] 王芸, 郑宗林.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与畜牧, 2013(2): 18-24. [19] 姚晓红, 吴逸飞, 余志宏, 等. 微生物水质调节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05, 46(6): 428-430. [20] WANG Y B.Effect of probiotic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of the shrimp Penaeus vannamei[J]. Aquaculture, 2007, 269(1/2/3/4): 259-264. [21] 黄钧. 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饲养月鳢鱼种的初步试验[J]. 广西畜牧兽医, 2000, 16(1): 17-18. [22] WANG Y B, XU Z R, XIA M S.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ercial probiotics in northern white shrimp Penaeus vannamei ponds[J]. Fisheries Science, 2005, 71(5): 1036-1041. [23] ALY S M, ABDEL-GALIL A Y, ABDEL-AZIZ G A, et al. Studies on Bacillus subtilis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s potential probiotics, on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of Tilapia nilotica (Oreochromis niloticus) to challenge infections[J].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2008, 25(1/2): 128-136. [24] OBBARD J, SHAN H.Ammonia removal from prawn aquaculture water using immobilized nitrifying bacteria[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1, 57(5/6): 791-798. [25] GIBSON G R, PROBERT H M, LOO J V, et al.Dietary modulation of the human colonic microbiota: updating the concept of prebiotics[J]. 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 2004, 17(2): 259-275. [26] 梁前才, 李长秀, 林清友, 等. 复合菌剂对渔业养殖水体中亚硝酸氮的降解研究[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8, 28(4): 32-36. [27] 陈家长, 何尧平, 孟顺龙, 等. 表面流人工湿地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净化效能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5): 1898-1904. [28] 况琪军, 吴振斌, 夏宜琤.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除藻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24(6): 655-658. [29] 张煜, 李天乐, 杨华, 等. 人工湿地及其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水产科技, 2017(1): 42-46. [30] 姚志通. 人工湿地及其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河北渔业, 2007(11): 51-53. [31] 顾兆俊, 刘兴国, 车轩, 等. 一种箱式生物浮床处理养殖排放污水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6): 31-32. [32] 高毛林. 新型组合湿地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6. [33] 张世羊, 常军军, 高毛林, 等. 曝气对垂直流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脱氮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9): 235-241. [34] 葛川. 水产养殖业养殖污水治理工程设计与效果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35] 宋颖. 水产养殖污染源强及多介质土壤层技术废水处理效果与机理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6. [36] 刘佳, 易乃康, 熊永娇, 等. 人工湿地构型对水产养殖废水含氮污染物和抗生素去除影响[J]. 环境科学, 2016, 37(9): 3430-3437. [37] 黄翔峰, 王珅, 陈国鑫, 等. 人工湿地对水产养殖废水典型污染物的去除[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 10(1): 12-20. [38] 马旻, 朱昌雄, 梁浩亮, 等. 几种植物对水产养殖废水的修复效果[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S1): 18-22. [39] 马晓娜. 复合湿地系统净化海水养殖废水中杀鲑气单胞菌及湿地微生物菌群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40] 许育新, 孙鹂, 喻曼, 等.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7): 1119-1121. [41] 黄志涛, 江玉立, 宋协法. 好氧反硝化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研究进展[J]. 渔业现代化, 2018, 45(5): 7-13. [42] 蒋轶锋, 刘大华, 孙同喜, 等. 沸石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工艺特性[J]. 环境科学, 2010, 31(3): 703-708. [43] 邹俊良. 生物集成系统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44] 谌莉莎. 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及其在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研究[D]. 北京: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45] 李伟博, 洪俊明. 两种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运行效果[J]. 化工进展, 2012, 31(12): 2791-2796. [46] 周子明, 李华, 刘青松, 等.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填料的研究现状[J]. 水处理技术, 2015, 41(12): 33-37. [47] 韩世成, 曹广斌, 蒋树义, 等.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J]. 水产学杂志, 2009, 22(3): 54-59. [48] 唐启升, 丁晓明, 刘世禄, 等. 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J]. 中国渔业经济, 2014, 32(2): 5-11. [49] 苗卫卫, 江敏.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S1): 319-323. [50] 操建华.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 社会科学家, 2018(2): 46-50. [51] 李丹, 赵明军. 工业化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J]. 农业展望, 2012, 8(11): 36-38. [52] 黄一心, 徐皓, 丁建乐. 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化装备现状及发展建议[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44(7): 87-91. [53] 王玮, 陈军, 刘晃, 等. 中国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发展概况[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0, 19(1): 4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