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耀, 陈家宽. 长江流域农作物起源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关联[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4): 333-345. [2] 董芳, 张超凡. 甘薯病毒病防控措施研究进展与展望[J]. 作物杂志, 2018, 32(3): 6-11. [3] 周小丽, 王忠义, 张志国, 等. 北京地区甘薯主栽品种遗字 138 脱毒技术的建立及增产效果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28(6): 127-130. [4] 夏家平, 杜祥备, 韩杨, 等. 不同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鲜食型甘薯皖薯 5 号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49(11):2186-2192. [5] 乔岩, 董杰, 王品舒, 等. 不同土壤消毒药剂对甘薯 2 种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46(8): 92-95. [6] 刘鑫, 陈小容, 雍太文, 等. 西南地区不同套种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5): 104-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