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向刚, 向俊杰. 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3): 12-18. [2] 黄爱宝.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J]. 探索, 2006(1): 58-61. [3] 陈家刚. 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2): 82-86. [4]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4): 4-5. [5] 周生贤.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 求是, 2009(22): 30-32. [6] 王毅.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2): 150-156. [7] 张红霞, 刘元珍. 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 25(4): 150-153. [8] 张月昕.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价值满足缺失及伦理对策[J]. 伦理学研究, 2017(3): 120-125. [9] 陈叶兰. 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5): 29-31. [10] 杨霞霞, 卢维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生态责任探析[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5): 164-165. [11] 张燕. 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下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的优化[J]. 农业经济, 2018(2): 20-21. [12] 李昌新, 陈晓, 张辉, 等.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3): 107-112. [13] 陈巍, 李烨, 郑华伟. 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 36(4): 90-96. [14] 牛敏杰, 赵俊伟, 尹昌斌, 等. 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3): 17-25, 110. [15] 王丹华, 刘子飞, 李铁铮. 农村生态文明评价及城镇化对其影响: 基于地市级层面的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 2017(2): 115-121. [16] 郑华伟, 高洁芝, 臧玉杰, 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满意度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4): 52-57. [17] 于法稳, 杨果.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与路径[J]. 重庆社会科学, 2017(12): 5-12. [18] 柳建国. 畜禽粪便污染的农业系统控制模拟及系统防控对策[M].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 [19] 柳建国, 徐志连, 王崇志, 等. 宿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55(4): 604-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