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劲松,徐青松.玉米新品种宏瑞66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1):24-26,29. [2] 宁静,魏杰,吕芳,等.山西省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 天津农业科学,2015,21(8):55-58. [3] 习银生,高鸣,罗兴寰,等.中国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述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5):19-26. [4] 袁斌,李爱军,郑丽萍,等.山西省早熟玉米品种发展策略[J].河北农业科学,2014,18(4):16-19. [5] 段运平,田清震,刘守渠.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与耐低温高产杂交种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6):42-46. [6] 佟屏亚. 中国蔬果玉米生产概况[J].世界农业, 2002(2): 25-27. [7] 张素娟,王存纲,孙永霞,等.玉米杂交种永优618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6):262-264. [8] 罗新华,冯宜梅,张登元,等.玉米新品种武科16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J].中国种业,2019(6):73-74. [9] 徐黎峰,周玉刚,王晏,等.玉米新品种绵单1273高产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2019(2):7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