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RI K, OKUMOTO T, KAWAHARA N, et al.Interaction of dinotefuran and its analogues with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of cockroach nerve cords[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2, 58(2): 190-196. [2] WAKITA T, KINOSHITA K, YAMADA E, et al.The discovery of dinotefuran: a novel neonicotinoid[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59(9): 1016-1022. [3] 张慧, 李迎东, 李忠华, 等.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大棚黄瓜上残留消解动态[J]. 农药, 2019, 58(7): 508-510. [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9—2014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5] 胡玲玲, 刘慧君, 赵媛. 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7): 36-38. [6] 谭丽超, 程燕, 朱昱璇, 等. 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意大利蜜蜂的安全性评价[J]. 生态毒理学报, 2017, 12(4): 227-233. [7] 季守民, 程传英, 袁传卫, 等. 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价[J]. 农药, 2015, 54(4): 282-285. [8] 陈秀. 呋虫胺对映体对蜜蜂选择毒性及其在黄瓜和土壤中降解行为[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9] 李双, 陈亮, 张小艳, 等. 呋虫胺对家蚕的急性毒性[C]//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 广州, 2013: 60-61. [10] 陈伟国, 孙海燕, 杨一平, 等. 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 广西蚕业, 2015, 52(1): 19-22. [11] 孙琦, 范咏梅, 赖柯华, 等. 呋虫胺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生长发育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6, 11(3): 356-364. [12] 吴若函, 丁悦, 严海娟, 等.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几种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1): 295-297. [13] 张文萍, 王全胜, 徐吉洋, 等. 呋虫胺原药及两种剂型对三种甲壳纲生物的毒性与风险评价[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8): 1478-1485. [14] 冯磊, 蒋红云, 张兰, 等. 新烟碱类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青岛, 2013: 537. [15] 肖远卓.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蚯蚓的联合毒性和慢性毒性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