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其国, 吴志东, 那文俊, 等. 综合开发南方红壤丘陵区: 我国农业的出路之一[J]. 土壤, 1990 (3): 3-7. [2] 赵其国, 徐梦洁.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土壤学报, 2000, 37(4):433-442. [3] 张桃林, 鲁如坤. 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退化与养分库重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7(1):18-24. [4] 鲁如坤, 时正元. 退化红壤肥力障碍特征及重建措施Ⅱ磷, 氮, 钾库重建措施[J]. 土壤, 2000, 32(6):310-314. [5] 鲁如坤, 时正元. 我国南方6省农田养分平衡现状评价和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2):63-67. [6] 李杰, 石元亮, 陈智文. 我国南方红壤磷素研究概况[J]. 土壤通报, 2011, 42(3):763-768. [7] 夏文建, 冀建华, 刘佳, 等. 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特征和流失风险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12):1876-1886. [8] 关焱, 宇万太, 李建东.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库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4, 23(6):131-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