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书畅,马布平,周忠发,等. 富硒食用菌的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2018,26(2):74-78. [2] 赵婧,冮洁.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7):396-399. [3] 铁梅,费金岩,李闯,等. 金针菇富硒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2006,28(增刊1):20-21. [4] 何炎炘,李能树.富硒金针菇栽培及成分分析研究[J].农学学报,2015,5(2):75-78. [5] 刘骏,陈相艳,王文亮,等. 金针菇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应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10):25-28. [6] 林琳,谢必峰. 富硒金针菇的深层培养及其特性[J]. 中国食用菌,1997,16(2):36-38. [7] 王新风. 富硒食用菌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2,21(3):13-15. [8] 李华为,铁梅,张崴,等. 金针菇子实体富硒栽培特性及HPLC-ICP-MS法对硒的分布研究[J]. 菌物学报,2012,31(1):86-91. [9] 管海华.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0] 胡国元,李伟伟,叶朝东.富硒金针菇发酵饮品的生产工艺[J]. 食品科学,2002(12):7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