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艳秋, 邢桂梅, 崔玥晗, 等. 低温处理时间对郁金香生物学性状及种球繁殖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9(1):103-109.
|
[2] |
熊亚运, 夏文通, 王晶, 等. 基于观赏价值和种球再利用的郁金香品种综合评价与筛选[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37(1):107-114.
|
[3] |
夏宜平, 郑献章, 裘洪波. 郁金香鳞茎的膨大发育及其山地复壮研究[J]. 园艺学报, 1994,21(4):371-376.
|
[4] |
夏宜平, 郑献章, 王闯. 郁金香退化种球的高山复壮试验[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22(5):534-537.
|
[5] |
唐前瑞, 陈友云, 彭尽晖, 等. 郁金香山地栽培及高山复壮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25(1):3-5.
|
[6] |
陈凤, 董小艳, 涂小云. 不同类型复合肥对郁金香种球复壮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39(2):277-278.
|
[7] |
王轶. 不同畜禽废弃物配施对郁金香生长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12,32(10):6-8.
|
[8] |
夏文通. 基于花展布展的郁金香其子球园林再利用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4: 6-7.
|
[9] |
王明红, 余展深, 刘雯. 郁金香种球的退化与复壮[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53(10):2330-2332.
|
[10] |
孙立攀, 史益敏, 陶懿伟. 冷藏对郁金香种球复壮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39(4):308-310.
|
[11] |
仲为伟, 朱珺, 王玲, 等. 冷处理对郁金香球茎繁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41(5):2016-2017.
|
[12] |
杨娟侠, 王江勇, 温立柱, 等. 两种简易保护措施对郁金香种球繁殖效果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30(2):67-71.
|
[13] |
王生旭, 朱东兴. 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郁金香生长发育与种球复壮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7,16(6):178-181.
|
[14] |
康晓珊, 肖笃志, 程争鸣, 等. 郁金香退化鳞茎在新疆昭苏地区复壮及再利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1):8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