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上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
|
[2] |
乔富廉. 植物生理学实验分析测定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
|
[3] |
吴小玲, 李春雷, 段进潮, 等. 山药不同繁殖材料所产山药及零余子产量和品质分析[J]. 人参研究, 2013,25(2):41-42.
|
[4] |
巴特. 施肥对山药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5):3-4.
|
[5] |
李心昊. 不同栽培模式对佛手山药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7.
|
[6] |
吴小玲, 李春雷, 段进潮, 等. 吉林省不同地区山药生长发育状况与产量品质的比较[J]. 人参研究, 2013,25(1):19-21.
|
[7] |
王小丽, 王军民, 肖能武, 等. 4个山药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54(2):141-142.
|
[8] |
刘永康, 訾东乾.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2):39-41.
|
[9] |
高俊凤.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10] |
乔宇, 廖李, 汪兰, 等. 不同山药品种尿囊素含量的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53(22):5528-5530.
|
[11] |
王莹, 陈雪珊, 施洋, 等. RP-HPLC法测定山药中薯蓣皂苷的含量[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40(4):516-517.
|
[12] |
蒋朝晖, 麻秀萍, 杨玉琴, 等. 贵州栽培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变化[J]. 中药材, 2001,24(8):555-556.
|
[13] |
余春霞, 杨胜亚, 崔援军, 等. 怀山药种栽选择及分级标准[C]// 中国药学会.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桂林:中国药学会, 2003: 283-284.
|
[14] |
赵喜亭, 宋志辉, 赵月丽, 等. 怀山药种栽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5(3):118-124.
|
[15] |
张岩蓉, 董成明, 薛楠楠, 等. 不同等级山药种栽与其内源激素(IAA、GA3)含量及蔗糖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 2017,19(3):393-397.
|
[16] |
赵月丽. 铁棍山药种苗质量标准的研究[D]. 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
[17] |
刘永清, 王学贵. 不同区段和药剂处理对山药种薯出苗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33(4):647-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