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7-8.
|
[2] |
娄德龙, 李樊, 王世强, 等. 山东蒙阴中华蜜蜂体尺形态多样性研究[J]. 中国蜂业, 2019,70(12):65-68.
|
[3] |
赵东绪, 苏晓玲, 曹联飞, 等. 浙江省中华蜜蜂形态特征研究[J]. 中国蜂业, 2013,64(S2):4-9.
|
[4] |
骆群, 周姝婧, 徐新建, 等. 贵州东方蜜蜂形态遗传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44(3):298-302.
|
[5] |
谷瑛, 宾先丽, 刘璐, 等. 重庆中华蜜蜂的形态和遗传多样性[J]. 昆虫学报, 2016,59(12):1386-1394.
|
[6] |
王桂芝, 石巍. 山西东方蜜蜂形态类群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3):411-417.
|
[7] |
谭垦, 张炫, 和绍禹, 等. 中国东方蜜蜂的形态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3):410-414.
|
[8] |
谭垦, 和绍禹, 张炫, 等. 云南东方蜜蜂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的研究[J]. 蜜蜂杂志, 2002(3):6-7.
|
[9] |
樊贤, 谭垦, 和绍禹. 河南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2):235-238.
|
[10] |
杨冠煌. 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 中国蜂业, 2009,60(4):5-10.
|
[11] |
陈道印, 苏晓玲, 赵东绪, 等. 中华蜜蜂保种(资源)分子生物学评价方法[J]. 中国蜂业, 2019,70(6):71-74.
|
[12] |
骆群, 郑秀娟, 周姝婧, 等. 我国东方蜜蜂形态遗传研究进展[C] //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2: 72-78.
|
[13] |
罗凌娟, 朱立蕃, 张祖芸, 等. 蜜蜂形态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蜂业, 2014,65(增刊2):18-20.
|
[14] |
施金虎, 杨金勇, 李奎, 等. 浙江省蜂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与建议[J]. 中国蜂业, 2019,70(12):54-56.
|
[15] |
赵东绪, 华启云, 楼芳芳, 等. 金华地区中华蜜蜂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利用[J]. 蜜蜂杂志, 2012,32(6):11-12.
|
[16] |
Ruttner F. Biogeography and taxonomy of Honeybee[M]. New York: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88: 66-78.
|
[17] |
谭垦, 葛凤晨, 赵蓉, 等. 长白山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J]. 蜜蜂杂志, 2004(6):8-9.
|
[18] |
郝璐楠, 周姝婧, 朱翔杰, 等. 东北地区东方蜜蜂遗传分化和多样性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50(9):35-43.
|
[19] |
JENSEN A B, PALMER K A, CHALINE N, et al. Quantifying honey bee mating range and isolation in semi-isolated valleys by DNA microsatellite paternity analysis[J].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5,6(4):527-537.
DOI
URL
|
[20] |
李华, 张祖芸, 谭垦. 青海东方蜜蜂的形态学研究[J]. 蜜蜂杂志, 2008,28(1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