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书珍, 柳丽梅, 彭丽桃, 等. 草莓采后真菌病害控制研究进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1(1):127-132.
|
[2] |
杨瑞, 王建立, 于同泉, 等.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草莓白粉病菌[J]. 电子显微学报, 2013, 32(3):260-265.
|
[3] |
赵磊, 魏肖楠, 王步云, 等. 环保型杀菌剂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的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 2020, 40(8):75-77.
|
[4] |
刘艳, 肖文左, 张志宏. 防治草莓白粉病药剂的离体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 2007(1):71-72.
|
[5] |
陈英, 蒋玉枝.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药剂防治试验[J]. 南方农业, 2018, 12(15):22-23.
|
[6] |
周明国. 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第三卷)[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1-23.
|
[7] |
李红霞, 马志强.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研究[J]. 农药学学报, 2003, 5(3):50-54.
|
[8] |
Fungicide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 FRAC code list: Fungicides sorted by mode of action (including FRAC Code numbering)[EB/OL]. http://www.frac.info.
|
[9] |
陈培红, 秦建华, 伏进, 等. 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3):130-132.
|
[10] |
孔顺, 孔祥吉, 张逸秋, 等. 土壤中氟唑菌酰羟胺残留检测[J]. 分析试验室, 2019, 38(10):1228-1232.
|
[11] |
李芳芳, 周晓肖, 李伟龙. 复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2):277-280.
|
[12] |
张露, 艾玉廷, 马健, 等. 不同比例氟啶胺对马铃薯块茎疮痂病防治效果[J]. 中国马铃薯, 2013, 27(3):663-666.
|
[13] |
杨华铮, 邹小毛, 朱有全, 等. 现代农药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367-368.
|
[14] |
周晓肖, 李伟龙, 蒋芯, 等. 青花菜根肿病田间防治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 2020, 46(6):259-263.
|
[15] |
杨肖芳, 李伟龙, 周晓肖, 等. 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防效及安全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 2018(12):63-65.
|
[16] |
刘永春, 张红玲. 腈苯唑与氟啶胺混剂防治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J]. 农药, 2017, 56(5):374-376.
|
[17] |
贾桥东, 张保全, 王卫民, 等.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4):94-97.
|
[18] |
王炜, 叶春雷, 陈琛, 等. 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 41(3):478-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