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立群, 林咏皓, 于淼, 等. 红藜-荞麦提取物饮品的抗糖化功效评价[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41(23): 61-68.
|
[2] |
吴应齐, 姚理武, 吴丽芳, 等. 不同藜麦品种(系)在浙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J]. 浙江林业科技, 2021, 41(6): 30-36.
|
[3] |
宋娇, 姚有华, 刘洋, 等. 6个藜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 2017, 35(6): 6-10.
|
[4] |
杨利艳, 杨小兰, 朱满喜, 等. 干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种子, 2020, 39(9): 36-40.
|
[5] |
田计均, 唐媛, 董雨, 等. 水分胁迫对不同发育时期藜麦生理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6): 73-76.
|
[6] |
吴黎丽. 青海高原有机藜麦栽培技术[J]. 农家参谋, 2021(4): 40-41.
|
[7] |
彭锋, 尚永军, 段亮. 玉门市冷凉灌区藜麦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5): 37, 40.
|
[8] |
翟西均. 藜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J]. 中国种业, 2016(5): 25-26.
|
[9] |
陈奕浪, 范道付, 吴应齐, 等. 播期与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10): 1935-1937, 1940.
|
[10] |
程磊, 程学敏, 陈胜荣, 等. 适宜于四川盆地丘陵区藜麦品种筛选[J]. 四川农业科技, 2020(5): 26-28.
|
[11] |
贺健元. 山西藜麦病害发生种类及黑秆病病原的研究[D]. 太谷: 山西农业大学,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