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维熙, 王葳, 王文静. 茶多酚的氧化聚合机制研究进展[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6, 37(3):193-200.
|
[2] |
田光娟, 李喜宏, 韩聪聪, 等. 茶多酚对冷藏鲫鱼鱼片品质的影响[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10):112-116.
|
[3] |
陈铭中, 钟旭美, 司园园, 等. 响应面法优化水果酵素、茶多酚和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的消除作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8(6):2232-2237.
|
[4] |
李娟, 牟小凤. 热浸提法提取茶叶中茶多酚的方法优化[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1(2): 50-55.
|
[5] |
谢彩玲, 熊文明, 黄勇, 等. 正交试验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J]. 广东化工, 2017, 44(11): 113-114, 105.
|
[6] |
张单皓, 张晓寒, 冯叙桥. 茶多酚测定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 9(17):4655-4663.
|
[7] |
PASRIJA D, ANANDHARAMAKRISHNAN C. Techniques for extraction of green tea polyphenols: a review[J].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5, 8(5):935-950.
|
[8] |
黄德娜, 代虹镜, 李锋. 超声辅助提取都匀毛尖绿茶与红茶中茶多酚的工艺研究[J]. 云南化工, 2020, 47(6): 56-58, 61.
|
[9] |
张媛婷, 夏艺菲, 何晓琦, 等. 绿茶和白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 茶叶通讯, 2021, 48(3):507-513.
|
[10] |
高海荣, 黄振旭, 李华敏. 16种中国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对比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37(7):33-36.
|
[11] |
陈磊. 不同种类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和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21 (25):71,73.
|
[12] |
骆勇华, 冯海强, 罗列万. 不同产地白叶1号茶叶的品质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8): 1524-1527.
|
[13] |
段红星, 周春娥, 李家华. 普洱茶(生茶)茶多酚水提法与醇提法的比较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6):2503-2508.
|
[14] |
鹿洋. 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