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 陈桂芳, 冉成. 黄连种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15(4): 61-65. [3] 李乾友, 朱富华, 蔡梦阳. 杉木林下黄连种植技术[J]. 湖北林业科技, 2010 (2): 70-72. [4] 李春民, 章承林, 周忠诚, 等. 鄂西南山区不同幼林林下黄连种植模式优化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13, 31(1): 119-123. [5] 李春民, 徐自锦, 章承林, 等. 林下黄连种植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12): 2817-2820. [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7] 曾烨, 王学奎, 薛翔楠, 等. 湖北利川黄连不同生长龄期主要生物碱的分布及变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11): 123-126. [8] 田浩, 石瑶, 吴丽华, 等. 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云黄连生物碱成分累积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5): 570-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