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贾秀飞,叶鸿蔚.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公共政策学、经济学维度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 30(1): 36-41. [2] 石祖梁,贾涛,王亚静,等.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38(9):32-37. [3] 盛锦. 基于政府、农户、企业三方合作博弈的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4):48-53. [4] 肖敏,常志州,石祖梁,等. 秸秆过剩原因解析及对秸秆利用途径的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5):106-114. [5] 陈玉华,田富洋,闫银发,等.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2):67-73. [6] 石祖梁. 中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世界环境,2018,174(5):16-18. [7] 高邮市统计局.高邮年鉴2018[M].高邮:方志出版社,2018. [8] 高邮市农业农村局.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6—2020)[Z]. 高邮: 高邮市农业农村局,2015. [9] 常志州,石祖梁,张斯梅,等. “区域统筹、整体推进、终端扶持”是破解秸秆禁烧与全量利用的根本出路[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4):32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