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宏鑫, 杨太明, 蒋跃林, 等. 花期渍害胁迫下冬油菜生长及产量模拟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17(1): 137-145.
|
[2] |
鞠英芹, 杨霏云, 马德栗, 等. 江淮地区油菜渍害的时空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7, 26(6): 136-146.
|
[3] |
张佩, 吴田, 姚薇, 等. 江苏省油菜全生育期气候特征的变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9): 118-121.
|
[4] |
国家统计局.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9[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
[5] |
姜爱军, 田心如, 王冰梅. 连阴雨灾害评估模型的研究[J]. 灾害学, 1997, 12(2): 49-53.
|
[6] |
熊洁, 陈伦林, 邹晓芬, 等. 初花期干旱对甘蓝型油菜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 37(2): 173-178.
|
[7] |
赵辉, 王媛, 李刚, 等. 春季低温连阴雨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评估[J]. 气象科技, 2011, 39(1): 102-105.
|
[8] |
韩沁哲, 罗伯良, 周伟, 等. 湖南省油菜生长期连阴雨气象灾害发生强度的时空特征[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19): 93-96.
|
[9] |
刘熔熔, 吴利红, 王增武. 浙江省油菜花期降水量风险评估[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10): 1624-1629.
|
[10] |
许孟会, 赵辉, 王晋, 等. 春季低温连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6): 63-65.
|
[11] |
刘瑞娜, 杨太明, 陈鹏, 等. 安徽省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损失评估指标[J].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37(4): 471-478.
|
[12] |
徐敏, 徐经纬, 高苹, 等. 不同统计模型在冬小麦产量预报中的预报能力评估: 以江苏麦区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28(3): 438-447.
|
[13] |
徐裕华. 西南气候[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1.
|
[14] |
孙冷, 黄朝迎. 三峡库区秋雨的气候演变规律[J]. 地理学报, 2000, 55(S1): 20-25.
|
[15] |
杨霏云, 郑秋红, 罗蒋梅. 实用农业气象指标[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5: 28-32.
|
[16] |
宋丰萍, 胡立勇, 周广生, 等. 渍水时间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0, 36(1): 170-176.
|
[17] |
宋丰萍, 蒙祖庆, 窦胜玮, 等. 春播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光温因子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8): 987-993.
|
[18] |
邹小云, 刘宝林, 宋来强, 等. 花期渍水逆境下氮素对油菜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4): 1169-1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