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欣, 李强, 曹清河, 等. 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3):483-492.
|
[2] |
陆建珍, 汪翔, 秦建军, 等. 我国甘薯种植业时空布局分析及产业发展建议[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26(3):53-62.
|
[3] |
孙照, 李新生, 徐皓, 等. 甘薯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 2016(6):49-50.
|
[4] |
赵琳, 叶夏芳, 董韦, 等. 贮藏期不同类型甘薯块根营养品质与淀粉特性变化[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12):2224-2233.
|
[5] |
霍延浩. 甘薯贮藏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4):47-48.
|
[6] |
河集. 甘薯冷害的发生与防治[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10):54.
|
[7] |
申燕飞, 吴玲艳, 郑剑英, 等. 甘薯贮藏冷害研究现状[J]. 保鲜与加工, 2017, 17(6):132-135.
|
[8] |
郭亮虎, 王镇, 李楠, 等. 温度和湿度对紫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107-114.
|
[9] |
林泗海. 甘薯贮藏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福建农业, 2009(1):24.
|
[10] |
李露露, 张苗, 孙红男, 等. 甘薯采后物理、化学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现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9(3):36-41.
|
[11] |
涂刚, 陈玉婵, 涂晓亚. 甘薯贮藏大棚窖的设计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1):97-99.
|
[12] |
李仁全, 江华明, 黄宗贵, 等. 遂宁市紫色甘薯常见室内贮藏方式对比分析[J]. 乡村科技, 2021, 12(17):120-122.
|
[13] |
闫海锋, 李韦柳, 熊军, 等. 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137-140.
|
[14] |
林力卓, 吕尊富, 钟子毓, 等. 施钾量对甘薯贮藏期间腐烂率及细胞壁成分和降解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136-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