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饮良, 何相忠, 宣益寿, 等. 香榧良种: 细榧起源考略[J]. 经济林研究, 1998, 16(1): 52.
|
[2] |
黎章矩, 程晓建, 戴文圣, 等. 香榧品种起源考证[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22(4): 443-448.
|
[3] |
黎章矩. 中国香榧[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
[4] |
淳安县林业志志编纂委员会. 淳安县林业志[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
[5] |
王雅娟, 宋建喜, 何浙华, 等. 多花黄精在4种林分类型林冠下的生长情况[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39-1841.
|
[6] |
刘彩娟, 傅顺龙, 徐红兵, 等. 浙江三叶青在4种林分类型林冠下仿生栽培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增刊1):48-52.
|
[7] |
姜根平, 叶根华, 叶森土. 不同林地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影响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 2012, 32(5): 30-32.
|
[8] |
刘仙石玄, 潘建华, 朱小环, 等. 不同树种遮荫对香榧幼龄期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14, 41(3): 86-89.
|
[9] |
盛卫星, 许在恩, 王相, 等. 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林下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J]. 湖北林业科技, 2021, 50(1): 22-24.
|
[10] |
蒋淑君, 钟晓涵, 姜创, 等. 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技术研究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9): 1978-1981.
|
[11] |
黄守福. 香榧林下栽培试验及栽培技术[J]. 现代园艺, 2015(11): 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