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吉丽, 刘佳音, 张国栋, 等. 袁隆平与海水稻[J]. 杂交水稻, 2022, 37(S1): 96-103.
|
[2] |
张志美, 袁梦, 李燊, 等. 不同改良剂对东营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J]. 腐植酸, 2021(6): 15-21.
|
[3] |
边荣荣, 黄永飞, 李惠军, 等. 不同改良剂对干旱区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 2017, 38(3): 69-75.
|
[4] |
张仁陟, 罗珠珠, 蔡立群, 等.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1, 20(4): 1-10.
|
[5] |
李建国, 濮励杰, 朱明, 等. 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J]. 地理学报, 2012, 67(9): 1233-1245.
|
[6] |
刘长江, 李取生, 李秀军. 不同耕作方法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化旱田改良利用效果试验[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5): 13-16.
|
[7] |
马增辉, 曹源, 王启龙. 水稻种植对陕北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J]. 中国稻米, 2022, 28(3): 80-83, 87.
|
[8] |
朱德峰, 陈惠哲. 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 中国稻米, 2009, 15(6): 4-7.
|
[9] |
王沙沙, 刘小涛, 张茂林, 等. 调节剂对盐碱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2(7): 68-71.
|
[10] |
STAMFORD N P, SILVA A J N, FREITAS A D S, et al. Effect of sulphur inoculated with Thiobacillus on soil salinity and growth of tropical tree legume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2, 81(1): 53-59.
|
[11] |
李旭霖, 刘庆花, 柳新伟, 等.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J].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2): 219-224.
|
[12] |
佀小伟, 解建仓, 黄茹. 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6): 177-181.
|
[13] |
BROWN T T, KOENIG R T, HUGGINS D R, et al. Lime effects on soil acidity, crop yield, and aluminum chemistry in direct-seeded cropping system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8, 72(3): 634-640.
|
[14] |
秦都林, 王双磊, 刘艳慧, 等. 滨海盐碱地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7): 1030-1042.
|
[15] |
员学锋, 汪有科, 吴普特, 等.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2): 37-40.
|
[16] |
周继, 陈晓燕, 谢德体, 等. 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酰胺对紫色土物理性质及其空间变异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6): 171-177.
|
[17] |
马军勇, 吴普特, 冯浩, 等. 土壤改良剂节水增产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4): 72-75.
|
[18] |
舒锟, 曹源, 王波, 等. 土壤调理剂对陕北盐碱地土体化学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6): 175-180.
|
[19] |
刘慧军, 刘景辉, 于健, 等.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5): 68-72, 77.
|
[20] |
王伯平. 土壤调理剂“土调1号”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科技, 2019(2): 3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