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军, 徐旻昱. 杭州市余杭区雷竹林土壤肥力评价及管理对策[J]. 浙江林业科技, 2016, 36(4):59-63.
|
[2] |
赖广辉. 早竹的正确学名及原植物考证[J].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4(1):25-30.
|
[3] |
黄伯惠, 华锡奇, 陈伯翔, 等. 优质高产笋用竹种评选和配置[J]. 竹子学报, 1995(3):18-29.
|
[4] |
方伟, 桂仁意, 马灵飞, 等. 中国经济竹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30- 31,158-159,39.
|
[5] |
龚世镜. 黄甜竹低产笋用林改造试验初报[J]. 林业勘察设计, 2017(2):84-86.
|
[6] |
郭子武, 江志标, 陈双林, 等.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品质的影响[J]. 广西植物, 2015(4):515-519.
|
[7] |
方栋龙. 不同经营密度红哺鸡竹生长效果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29(1):49-52.
|
[8] |
张爱芳. 冲积土种植石竹生长效应初探[J]. 林业勘察设计, 2016(4):53-56.
|
[9] |
吴志伟, 蔡富春, 王仁发, 等. 引种高节竹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1):20-21.
|
[10] |
苏文会, 许庆标, 范少辉, 等. 毛竹冬笋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规律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28(2):32-36.
|
[11] |
马乃训, 赖光辉, 张培新, 等. 中国刚竹属[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124-125.
|
[12] |
宋载阳, 王学明. 优良笋用竹种引种试验总结报告[J]. 竹子学报, 1992(1):4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