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仁扣. 土壤酸化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 土壤, 2015, 47(2): 238-244.
|
[2] |
魏孝孚. 浙江土种志[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
[3] |
季卫英, 柴有忠, 童文彬, 等. 浙江省土壤酸化治理试点成效与对策建议[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0): 1960-1962.
|
[4] |
于天一, 孙秀山, 石程仁, 等. 土壤酸化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11): 3137-3143.
|
[5] |
周娟, 袁珍贵, 郭莉莉, 等. 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改良措施[J]. 作物研究, 2013, 27(1): 96-102.
|
[6] |
张倩, 宗良纲, 曹丹, 等.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趋势及其制约因素研究[J]. 土壤, 2011, 43(5): 751-757.
|
[7] |
林大松, 徐应明, 孙国红, 等. 土壤pH、有机质和含水氧化物对镉、铅竞争吸附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2): 510-515.
|
[8] |
杨伟斌, 汪少敏, 陆军良, 等. 不同控释肥在籼稻“中组143”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 2020(3): 79, 107.
|
[9] |
史瑞和, 鲍士旦, 秦怀英.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
[10] |
张朝阳, 彭平安, 宋建中, 等. 改进BCR法分析国家土壤标准物质中重金属化学形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11): 1881-1884.
|
[11] |
杨静, 谭永锋, 肖志强, 等. 不同剂量石灰对酸化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36): 175-176.
|
[12] |
孟世福, 水建国. 红壤施用石灰石粉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1982, 23(5): 253-257.
|
[13] |
袁珍贵, 陈平平, 唐琨, 等. 土壤酸化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酸性比较[J]. 作物研究, 2014, 28(6): 585-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