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家军, 杨高, 代汉平, 等. 我国的草莓野生种质资源[J]. 果树科学, 1997, 14(3): 198-200.
|
[2] |
杨文. 不同草莓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6.
|
[3] |
马久蓉, 高松, 闫明, 等. 野生东北草莓与栽培草莓光合特性的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5): 132-134.
|
[4] |
张其德. 测定叶绿素的几种方法[J]. 植物学通报, 1985, 20(5):60-64.
|
[5] |
叶子飘. 光合作用对光和CO2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6): 727-740.
|
[6] |
杨文, 于泽源, 李兴国. 三个草莓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5 (10): 50-53.
|
[7] |
赵依杰, 张小红, 林航, 等. 二倍体与四倍体西瓜叶片若干生理指标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6): 144-146.
|
[8] |
徐苏婷, 陈露茜, 李钧敏. 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合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5): 110-112.
|
[9] |
柯世省, 金则新, 林恒琴. 天台山东南石栎光合生理生态特性[J]. 生态学杂志, 2004, 23(3): 1-5.
|
[10] |
李桂祥, 王长君, 刘伟, 等. 燕红桃及其芽变岱妃桃的叶片参数与光合特性的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6): 241-244.
|
[11] |
许殊. 重庆市常见园林植物光合和生理生态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8): 281-285.
|
[12] |
燕丽萍, 金芳, 郑平生. 四种草莓光合特性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9(6): 620-624.
|
[13] |
马丽, 郭学良, 齐红志, 等. 生物炭对连作草莓光合特性及光响应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 35(2):7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