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双峰, 黄建辉, 林光辉, 等.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J]. 生态学报, 2005, 25(9):2362-2371.
|
[2] |
段德玉, 欧阳华. 稳定氢氧同位素在定量区分植物水分利用来源中的应用[J]. 生态环境, 2007, 16(2):655-660.
|
[3] |
张玉翠, 孙宏勇, 沈彦俊, 等. 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系统水分耗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12, 32(3):289-293.
|
[4] |
容丽, 王世杰, 俞国松, 等. 荔波喀斯特森林4种木本植物水分来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 林业科学, 2012, 48(7):14-22.
|
[5] |
高琛, 杨新兵, 鲁绍伟, 等. 北京沙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策略[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42 (1):80-85.
|
[6] |
杨永胜, 卜崇峰, 高国雄. 平茬措施对柠条生理特征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2, 32(4):1327-1336.
|
[7] |
黄晓宇.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宁夏河东沙地柠条水分利用策略研究[D]. 银川: 宁夏大学,2020:1.
|
[8] |
赵伟. 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灌草植被的水分来源[D]. 银川: 宁夏大学,2017:1.
|
[9] |
付青云. 科尔沁沙地不同树龄小叶锦鸡儿用水策略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1.
|
[10] |
曹燕丽, 卢琦, 林光辉. 氢稳定性同位素确定植物水源的应用与前景[J]. 生态学报, 2002, 22(1):111-117.
|
[11] |
杨国敏, 王爱, 王力. 六道沟流域2种典型灌木不同季节水分来源及利用效率[J]. 西北植物学报, 2018, 38(1):140-149.
|
[12] |
盛才余, 刘伦辉, 刘文耀. 云南南漳干热退化山地人工植被恢复初期生物量及土壤环境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5):575.
|
[13] |
ZHU Y J, WANG G J, LI R Q. Seasonal dynamics of water use strategy of two Salix shrubs in alpine sandy land, Tibetan Plateau[J]. PLoS One, 2016, 11(5):e0156586.
|
[14] |
苗博, 孟平, 张劲松, 等.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热扩散技术的张北杨树水分关系差异[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7):2111-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