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成林,黄文昌,程君奇,等.中国白肋烟育种研究进展与思考[J]. 作物研究,2016,30(4):475-480. [2] 黄文昌,林国平,王毅,等. 白肋烟新品种鄂烟211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 烟草农业科学,2012,33(6):7-12. [3]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云南烟草栽培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于川芳,王兵,罗登山,等.国产混合型卷烟与国外知名品牌混合型卷烟的分析比较及发展思路[J]. 中国烟草学报,1999(1):1-7. [5] 王毅,程君奇,毕庆文,等.白肋烟主要经济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分析[J]. 中国烟草学报,2010,16(2):31-35. [6] 黄文昌,王毅,林国平,等.白肋烟新品种鄂烟20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 中国烟草科学,2010,31(4):1-7. [7]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 邹克兴,李章海,张纪利,等.不同烤烟品种在正安生态烟区的产量和品质表现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5,47(8):49-52. [9] 郭可谦,顾会战,喻晓,等.广元烟区土壤pH值与有机质含量对烤烟品质指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7,49(2):105-109. [10] 雷丽萍,字萍,柴家荣,等. 白肋烟品种田间性状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5219-5223. [11] 黄兴奇.云南作物种质资源[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2] 周金仙,白永富,张恒,等. 云南烟草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1):7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