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向辉.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 张秀琴.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 徐首先, 魏玉强, 聂新山,等. 膜孔灌理论及实用技术初步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1996,3(3):23-29. [4] 贾丽华, 费良军. 膜孔灌技术田间试验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24):45-46,131. [5] 韩丙芳, 田军仓, 杨金忠. 玉米畦膜上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热运动规律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23(12):85-89. [6] 穆丽君, 陈海军, 裴连海. 花生畦膜上灌节水增产机理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1997,13(3):94-97. [7] 王小军, 成自勇, 张自和, 等. 调亏对畦膜上灌春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效应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3):192-196. [8] 杨封科, 王立明, 张国宏. 甘肃旱作大豆全膜双垄种植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11):3145-3152. [9] 李应海. 畦膜上灌技术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 2004. [10] 李应海, 田军仓. 畦膜上灌技术的研究进展[J].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24(4):96-100. [11] 张永玲, 肖让, 成自勇. 畦膜上灌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0(5):9-10, 14. [12] 张金霞. 西北旱区碎麦秸垫式畦膜上灌的高效用水机理及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