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洪德, 冯丽娟, 于洪久,等. 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1):232-236. [2] 朱洪德, 王春风. 栽培措施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31(3):327-333. [3] 张艳, 佟斌, 吴晓秋,等. 肥密处理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0, 29(3):444-447. [4] 肖俊红,卫玲,刘博,等. 夏大豆新品种晋豆5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2):1923-1926. [5] 许海涛, 许波, 王友华. 不同播期和优化施肥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07, 35(5):51-53. [6] 董华兵, 黄维华, 符家安,等. 湖北栽培大豆产量及蛋白质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豆科技, 2017(1):29-32. [7] 于洪久. 种植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09, 28(6):1115-1118. [8] 董华兵, 符家安, 刘经虎,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鄂豆10号产量因子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12):106-107. [9] 谢甫绨, 王贺, 张惠君,等. 不同肥密处理对超高产大豆辽豆14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08, 27(1):61-66. [10] 郭庆元, 李志玉, 涂学文. 大豆高产优质施肥研究与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3):8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