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9, Vol. 60 ›› Issue (7): 1211-1215.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744

• 食品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金柑CHSCHI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马小迪1,2, 谭嫣1,2, 王久照1,2, 刘小刚1, 曾明1,2,*   

  1. 1.西南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
    2.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 收稿日期:2019-05-13 出版日期:2019-07-11
  • 通讯作者: 曾明(1963—),男,四川邻水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果树生态生理研究工作,E-mail:zengming@swu.edu.cn
  • 作者简介:马小迪(1994—),女,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果树学,E-mail:junemaxiaodi@163.com。

  • Received:2019-05-13 Online:2019-07-11

摘要: 为了研究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和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在金柑类黄酮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从金柑果实中克隆3个CHS和2个CHI编码基因,构建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分光法测定类黄酮含量,并通过qRT-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mCHS1和FmCHS2与已知功能CHS紧密聚为一类,界定为CHS蛋白;FmCHS3单独聚类,界定为CHS-like蛋白。FmCHI1界定为类型Ⅰ CHI蛋白,具有CHI酶催化活性,参与类黄酮合成;FmCHI2界定为类型Ⅳ CHI蛋白,在拟南芥中与类型Ⅰ CHI蛋白互作,促进类黄酮合成。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含量在果皮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果肉中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FmCHS1和FmCHI1在金柑果实发育中呈高表达模式,且与类黄酮积累模式最为接近。FmCHS1和FmCHI1可能直接参与了金柑果实类黄酮的合成;虽然FmCHI2没有催化功能,但与FmCHI1互作促进类黄酮的合成。

关键词: 金柑, 类黄酮, 查尔酮合成酶, 查尔酮异构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