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明军. 中药“浙八味”道地资源概况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8,49(3):292-294. [2] 何伯伟.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措施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1,52(1):16-19. [3] 马蕾,何伯伟,徐丹彬.浙江省中药材2017年产销形势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59-1962. [4] 章关春,郑名友,方敏娟. 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问世[N]. 中国中医药报,2018-03-22(5). [5] 孙元鹏,吴喆,孙燕玲,等.李时珍故里蕲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3):156-158. [6] 孙元鹏,程正,刘于思,等.中药材金银花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9,51(4):157-161. [7] 孙元鹏,刘于思,程正,等.中药材黄连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2):152-155,160. [8] 孙元鹏,袁知洋,刘于思,等.恩施州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1):154-158. [9] 孙元鹏,袁知洋,刘于思,等.恩施州道地药材区域化与品牌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235-237. [10] 王剑,何诚道,邓鹏飞.试论李时珍医道文化思想体系[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8):2104-2106. [11] 李贵海. 李时珍道医养生思想述略[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1):257-258. [12] 刘殿刚,顾赤,毛和荣.“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构想[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11):2728-2730. [13] 梅全喜. 蕲州药志[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14] 宋敏,赵云芬.农业知识产权 [M]. 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15] 孙志国,熊晚珍,定光平,等.武陵山片区安化边销茶的知识产权与智力精准扶贫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3):511-514. [16] 孙志国,刘红,熊晚珍,等.湖北省武陵山片区智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于涉农专利与农业科技创新[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6):120-124,127. [17] 孙志国,刘红,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恩施州智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智力资源开发[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5):135-141. [18] 孙志国,刘之杨,熊晚珍,等.武陵山片区五峰自治县的农业知识产权与区域品牌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1):142-146. [19] 孙志国,熊晚珍,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畜牧类地理标志精准扶贫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205-207. [20] 孙志国,刘红,熊晚珍,等.武陵山片区恩施州智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于传统知识与文化遗产传承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4):134-140. [21] 孙元鹏,刘于思,程正,等.中药材当归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知识传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5):246-248. [2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药材推荐目录[EB/OL].(2018-05-03) [2019-05-15].http://zzzy.zyzypc.com.cn/zyccyfp/290.j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