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2): 359-364.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245

• 蚕桑与特种养殖 • 上一篇    下一篇

曹娥江不同江段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

何海生, 刘金殿, 张爱菊, 郝雅宾, 孙翠萍, 于喆, 王俊, 罗伟, 肖善势, 周志明*   

  1.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 湖州 313001
  • 收稿日期:2019-12-15 出版日期:2020-02-11
  • 通讯作者: 周志明,E-mail: zjhz-zzz@163.com。
  • 作者简介:何海生(1991—),男,湖南郴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E-mail: hehaisheng2018@163.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C02047)

  • Received:2019-12-15 Online:2020-02-11

摘要: 2018年对曹娥江的鱼类资源进行季度性采样调查,设置上虞、嵊州和钱江口3个采样点,对曹娥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10目17科67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种类最多。鱼类生态型以定居性、杂食性、中下层占优。刀鲚(Coilia ectene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为曹娥江优势鱼种。基于曹娥江渔获数据分析,Margelef指数在5.89~6.17变化,Pielou’s指数在0.73~0.80变化,Shannon-wiener指数在2.65~2.92变化,Simpson指数在0.09~0.13变化。聚类分析表明,曹娥江采样点的鱼类群落结构存在极显著差异。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表明,曹娥江采样点的鱼类群落处于稳定状态,未受干扰。捕捞强度过大、水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河流采砂等活动是曹娥江鱼类体型小型化严重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执法力度解决过度捕捞问题,规划河流采砂活动,并加强生态保护措施,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关键词: 曹娥江,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优势度,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