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连登, 朱智伟, 朱凤姑, 等. “稻鸭共育”技术与我国有机水稻种植的作用分析[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 25(2):49-52. [2] 刘伟忠, 张建英, 赵亚夫. “越光”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 以句容市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4):122-123. [3] 陈瑞冰, 席运官, 徐欣, 等. 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比较[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6):96-98. [4] 钱旭梅, 郝佩佩, 韩柏明, 等. 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7):75-80. [5] 涂徐孙, 胡晓兵, 孙敬毅, 等. 石台县流转土地种植有机稻效益对比分析初探[J]. 基层农技推广, 2016(7):30-33. [6] 代艺红. 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6):24-25. [7] 邵凡宇, 曾尚梅, 黄荣荣, 等. 基于供给侧的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效益分析: 以有机水稻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 2018(5):96-99. [8] 吴旦良, 周奶弟, 姚爱国. 仙居县有机水稻不同品种与密度初探[J]. 耕作与栽培, 2010 (2): 32-34. [9] 顾慧芬, 周奶弟, 吴增琪, 等. 不同有机肥及其用量对有机水稻的作用和效益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2 (1): 30-32. [10] 李春佳. 有机栽培稻鸭共生[J]. 科学种养, 2015(10):57-58. [11] 张祥龙, 曹胜祥, 杨小玲, 等. 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 湖北植保, 2016(1):37-39. [12] 武国星. 粤北地区有机水稻种植关键技术研究[D]. 广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4. [13] 姚爱国, 周奶弟, 顾慧芬, 等. 微生物菌肥在有机水稻上的应用技术研究[J]. 耕作与栽培, 2010 (4): 19-20. [14] 侯文平, 王成瑷, 赵磊,等. 吉林省东南部稻区有机水稻栽培的除草技术初探[J]. 农学学报, 2020, 10(2): 24-28. [15] 邢春秋, 冯天佑, 邵铭泉, 等. 寒地有机水稻覆膜机插栽培技术试验与评价[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 40(6): 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