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2, Vol. 63 ›› Issue (4): 815-818.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05

• 蚕桑与特种养殖 • 上一篇    下一篇

蛙源寡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竺利红(), 李孝辉, 施跃峰*()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 收稿日期:2021-11-29 出版日期:2022-04-11 发布日期:2022-04-06
  • 通讯作者: 施跃峰
  • 作者简介:施跃峰(1963—),男,浙江永康人,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农药,E-mail: shiyf2003@sina.com
    竺利红(1973—),女,浙江嵊州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农药,E-mail: karen2002@126.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2015C32065)

  • Received:2021-11-29 Online:2022-04-11 Published:2022-04-06

摘要:

为探明浙江省某规模化黑斑蛙养殖场患病黑斑蛙的致病原,本研究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濒死黑斑蛙的脑、肝脏、肺、眼、腹水中均分离到同一种细菌,编号为Y-13,进一步对其形态特征、理化特征、分子特征、致病性、耐药性和适用灭菌剂等进行研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Y-13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毒力回归试验表明菌株Y-13对黑斑蛙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从人工感染黑斑蛙的脑脊液、眼、肠道中重新分离到菌株Y-13,其半致死浓度(LD50)为7.3×106 mL-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Y-13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硝基呋喃类和多肽类抗生素均有耐药性。次氯酸和超氧水等灭菌剂对菌株Y-13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12.5 mg·L-1。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蛙源寡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以期为黑斑蛙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黑斑蛙, 寡养单胞菌属,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耐药性, 灭菌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