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6): 1367-1370.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183

• 水产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金鲳鱼白点病发生对其运动行为的影响

曾军1,2(), 赖俊翔1,2, 梅卫平1,2,*(), 廖国华3, 徐文刚4, 杨凯4, 符亚五5, 林川5   

  1. 1.广西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2.北部湾海洋产业研究院,广西 防城港 538000
    3.贵州中科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4.烟台大学 海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5.海南海丰渔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00
  • 收稿日期:2023-02-23 出版日期:2023-06-11 发布日期:2023-06-07
  • 通讯作者: 梅卫平(1989—),男,副研究员,博士,E-mail: mei@gxas.cn
  • 作者简介:曾军(1972—),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与智慧渔业,E-mail: junzeng@gxas.cn
  • 基金资助:
    广西防城港市重点研发计划(AB22013011);烟台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HX20B29)

  • Received:2023-02-23 Online:2023-06-11 Published:2023-06-07

摘要:

金鲳鱼是适合深海网箱养殖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白点病是其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解金鲳鱼白点病发生后对其运动行为的影响,取健康鱼(对照组)和患白点病鱼(试验组)做对比试验。试验时间共15 d,分别于试验开始时、试验1周后和试验结束时,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鱼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变化。用数码相机对其运动轨迹进行观察和跟踪拍摄,每次拍摄时间持续5 min,对所拍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加工并用UMATracker和Tracker 6.0.10软件对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对照组鱼的运动轨迹为直线且常伴有环游现象,试验组鱼的运动轨迹中直线和环游现象的变化明显弱于对照组,且试验结束时鱼仅停留在水箱一小角落,无较大活力。试验开始时,对照组鱼的速度峰值达到3.6 m·s-1左右,速度大多集中在0.60 m·s-1左右;试验组的速度峰值仅为1 m·s-1左右,远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束时,对照组鱼的速度峰值为0.70 m·s-1左右,速度大部分时间集中在0.35 m·s-1,全程接近匀速运动;试验组鱼的速度峰值为0.45 m·s-1,且在前20 s速度几乎为0 m·s-1,后45 s大部分时间在0.30 m·s-1左右。试验期间对照组鱼的运动距离在试验开始时为41.0 m,试验结束时为17.9 m;试验组鱼的运动距离在试验开始时为16.4 m,最后仅为2.3 m。试验结束时,对照组鱼运动距离的变化显著高于试验组。本研究表明,患白点病的金鲳鱼运动轨迹发生改变、运动速度下降、运动距离明显缩短。因此,在今后金鲳鱼深海智慧网箱养殖过程中,通过监测其运动行为的变化,可能有效预防其白点病的发生。本文探讨金鲳鱼白点病发生对其运动行为的影响,旨在为其资源保护及深海智慧网箱养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鲳鱼, 白点病, 运动轨迹, 运动速度, 网箱养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