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庆龙, 杨远柱, 金庆生, 凌文彬, 祁永斌.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609的选育与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8): 1363-1365. |
[2] |
施贤波, 金林灿. 早籼稻甬籼409直播栽培播期和播量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2): 2334-2336. |
[3] |
张永鑫, 陈永华, 蔡小盈, 郑伟, 刘景淼, 白朴, 李道品. 早籼稻温926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753-1755. |
[4] |
汤学军, 卢依灵, 李海亮, 章科. 10个早籼稻品种的性状比较及其要素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8): 1340-1343. |
[5] |
高兴友. 早籼稻中冷23百亩方9.75 t·hm-2 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5): 709-710. |
[6] |
谭陈菊, 雷雪芳, 张超, 杨茗, 谢华炎, 陈文洪, 崔伏生. 优质早籼稻育种现状与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4): 545-547. |
[7] |
王晓峰, 杨曙东, 俞法明.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籼稻中早3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2): 215-216. |
[8] |
林太赟, 张胜. 早籼稻中早39超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9): 1510-1511. |
[9] |
房玉伟, 刘守坎, 陈孝赏. 栽培方式对3个早籼稻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3): 369-370. |
[10] |
楼再鸣,高兴友. 籼稻基质育秧产量9 t·hm-2机插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4): 482-. |
[11] |
杨尧城1,吴伟2,蔡金洋1,徐伟东1. 浙江省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现状与思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5): 620-. |
[12] |
施贤波,金林灿. 早籼稻甬籼69茎秆抗折力及稻谷容重性状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1): 46-. |
[13] |
俞法明1,金庆生1,杨远柱2,符辰建2,严文潮1*. 两系杂交早籼稻陵两优0516的选育与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7): 1000-. |
[14] |
骆倩;应胜建;杨琤. 浙江省早籼稻谷质量分析[J]. , 2014, 1(6): 0-896. |
[15] |
刘守坎;陈孝赏;林友根;林采舜. 早籼稻台早73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 2012, 1(8): 0-1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