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仵均祥. 农业昆虫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
[2] |
河北省沧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蛴螬[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78.
|
[3] |
韩国君, 范娜. 白城市果实金龟子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2(S):30-34.
|
[4] |
姚庆学, 张勇, 丁岩. 金龟子防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3, 31(3):64-66.
|
[5] |
王丙丽, 王洪亮. 花生田蛴螬的成灾原因及综合治理[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7):66-68.
|
[6] |
桑文, 黄求应, 王小平, 等. 中国昆虫趋光性及灯光诱虫技术的发展、成就与展望[J]. 应用昆虫学报, 2019, 56(5):907-916.
|
[7] |
尤秀珍, 于永浩, 彭明戈, 等. 广西蔗区金龟子发生为害情况及综合防治策略[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6):1038-1041.
|
[8] |
闫会, 薛程, 张允刚, 等. 江苏徐州甘薯种植区金龟子种类调查及发生趋势初探[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7):128-129,233.
|
[9] |
刘小阳, 王海潮, 张兴桃, 等. 宿州市花生主产区蛴螬的优势种群及其发生特点[J]. 宿州学院学报, 2010, 25(11):58-59.
|
[10] |
张瑞平, 李斌, 胡建新, 等. 四川省攀枝花市烟区烟田金龟子种群动态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28(3):1119-1123.
|
[11] |
赵敏, 陈建明, 陈群, 等. 浙西北桐庐地区金龟子发生规律与田间药效试验[J].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19(5):378-381.
|
[12] |
王道泽, 洪文英, 吴燕君, 等. 杭州地区地下害虫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24(6):1050-1057.
|
[13] |
黄大明, 余晓强, 蒋相国. 频振灯诱杀金龟子试验示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11):2796-2798.
|
[14] |
刘广瑞, 章有为, 王瑞. 中国北方常见金龟子彩色图鉴[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
[15] |
KAMMINGA K L, HERBERT D A, KUHAR T P, et al. Predicting black light trap catch and flight activity of Acrosternum hilare (Hemiptera: Pentatomidae) adults[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09, 38(6):1716-1723.
DOI
URL
|
[16] |
张林林, 仵均祥, 陆俊娇. 陕西杨凌地区黑光灯下金龟甲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 34(3):395-399.
|
[17] |
商显坤, 黄诚华, 潘雪红, 等. 广西北海蔗区灯下金龟子种类组成及发生动态[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44(4):693-694.
|
[18] |
冯晓洁, 席国成, 刘福顺, 等. 温湿度和食物对暗黑鳃金龟幼虫存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7, 60(8):920-927.
|
[19] |
渠成, 薛明, 张文丹, 等. 花生不同种植模式对蛴螬发生的影响及药剂防治效果的比较[J]. 花生学报, 2015, 44(2):12-17.
|
[20] |
陈琦, 范志业, 刘迪, 等. 漯河市黑光灯下金龟子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12):102-105.
|
[21] |
于永浩, 龙秀珍, 曾宪儒, 等. 广西旱地作物主要金龟子种类及其发生动态初步调查[J]. 植物保护, 2014, 40(6):150-153.
|
[22] |
张长禹, 王小平, 雷朝亮. 灯光诱杀技术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C]// 长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 2015:277-282.
|
[23] |
谢明惠, 曲明静, 陈浩梁, 等. 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 环境昆虫学报, 2015, 37(5):955-961.
|
[24] |
刘超华, 汪红武, 陈利珍, 等. 苎麻田灯下主要害虫及天敌成分分析[J]. 环境昆虫学报, 2013, 35(4):422-427.
|
[25] |
刘超华, 熊强, 王小平, 等. 苎麻田灯下金龟子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36(5):838-842.
|
[26] |
王新苗, 花蕾, 魏吉利, 等. 黑光灯在防治生态果园害虫中的应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253-256.
|
[27] |
鞠倩, 曲明静, 陈金凤, 等. 光谱和性别对几种金龟子趋光行为的影响[J]. 昆虫知识, 2010, 47(3):512-516.
|
[28] |
陈琦, 张运栋, 范志业, 等. 两种光源对金龟子的诱捕效果[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 42(1):193-198.
|
[29] |
吕飞, 海小霞, 范凡, 等. 黑绒鳃金龟甲成虫对不同单色光和光强的趋光行为[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43(4):656-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