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6): 1154-1156.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7

• 食品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葡萄中金龟子防治农药残留与风险评估

侯丽娜1, 孙淑媛2, 王豆1, 王彦华1, 潘明正3, 陈哲4, 杨桂玲1,*   

  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浙江 杭州 310020;
    2.长兴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长兴 313100;
    3.浦江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浦江 322200;
    4.海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海盐 314300
  • 收稿日期:2020-04-15 出版日期:2020-06-11
  • 通讯作者: 杨桂玲,副研究员,博士,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工作,E-mail:guilingchina@163.com。
  • 作者简介:侯丽娜(1993—),女,河南太康人,实习研究员,硕士,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工作,E-mail:houlina0601@163.com。
  • 基金资助: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9);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一县一品一策”)重大专项(ZJNY2020001)

  • Received:2020-04-15 Online:2020-06-11

摘要: 开展葡萄中4种常用防治金龟子农药的残留动态、最终残留检测并评估其膳食风险的试验。结果表明, 3种拌土撒施农药辛硫磷、噻虫嗪及吡虫啉颗粒剂在施药28 d后在葡萄中均未检出(检出限均为0.01 mg·kg-1),葡萄膳食风险较低。高效氯氰菊酯按照每667 m2试验剂量30 g在葡萄大棚内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为0.009,降解半衰期为77 d,施药间隔28 d仍不符合其在葡萄中的残留限量标准要求0.2 mg·kg-1,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 葡萄, 金龟子, 残留动态, 最终残留, 膳食风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