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淑芬, 李洪涛, 许瀚元, 祝庆, 柴文波, 张玉明, 王军. 黄淮南部适夏播鲜食玉米品种筛选及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9): 1930-1935. |
[2] |
石子建, 徐建祥, 李韵, 汪寿根, 许竹溦, 雷俊, 邵晓伟, 唐鹏. 春季促早栽培条件下播期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9): 1947-1951. |
[3] |
唐佳珣, 毛光锋, 胡立军, 许岩. 鲜食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7): 1437-1440. |
[4] |
左怿平, 张梦, 张瑞薇, 王健, 韩金玲, 李向岭, 段会军. 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对鲜食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2): 2791-2794. |
[5] |
李婧, 张慧, 厉宝仙. 浙江鲜食玉米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9): 1679-1681. |
[6] |
江建松, 徐志豪. 嘉兴地区大棚秋延茬鲜食玉米甜加糯812播期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8): 1505-1506. |
[7] |
赵琳, 骆乐谈, 袁德明. 优质鲜食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12): 2378-2382. |
[8] |
包斐, 赵福成, 谭禾平, 韩海亮, 王桂跃.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栽培产量产值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4): 567-569. |
[9] |
包斐,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卢德生,王桂跃*.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在不同间作模式下的产量表现[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2): 189-. |
[10] |
郑会超1,柳俊超1,虞勇泉2,姜俊芳1,黄新1,吴建良1,蒋永清1*. 添加剂与辅料对茭白鞘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0): 1622-. |
[11] |
王桂跃,赵福成,谭禾平,包斐,韩海亮,苏婷. 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主要种植模式[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10): 1553-. |
[12] |
方志峰. 8种药剂防治玉米螟田间试验[J]. , 2014, 1(6): 0-880. |
[13] |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赵福成,谭禾平,韩海亮,苏婷. 高密度下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浙甜糯615产量的影响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11): 1687-. |
[14] |
韩海亮;苏婷;王桂跃. 高巧和立克秀种衣剂对鲜食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 2013, 1(8): 0-1008. |
[15] |
王美兴;姚坚强;张莲英;朱金庆. 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J]. , 2013, 1(10): 0-1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