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新慧, 闫小欢. 社会互动、信息能力与农户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的视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 45(4): 167-177.
|
[2] |
于法稳. 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5): 19-34.
|
[3] |
韩俊. 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 思想为根本遵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J]. 管理世界, 2018, 34(8): 1-10.
|
[4] |
黄茂兴, 马永伟. 农业绿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实践策略[J]. 农村金融研究, 2022(7): 3-9.
|
[5] |
郭凯凯, 高启杰.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 2022(2): 103-111.
|
[6] |
洪涛. 2020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一)[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 40(15): 61-63.
|
[7] |
王瑜. 电商参与提升农户经济获得感了吗? :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差异[J]. 中国农村经济, 2019(7): 37-50.
|
[8] |
蒋玉, 于海龙, 丁玉莲, 等. 电子商务对绿色农产品消费溢价的影响分析: 基于产品展示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J]. 中国农村经济, 2021(10): 44-63.
|
[9] |
王翠翠, 夏春萍, 童庆蒙, 等. 电商参与促进农户绿色生产吗?: 基于3省4县812户果农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2, 32(5): 132-143.
|
[10] |
李昊, 曹辰, 李林哲. 绿色认知能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吗? : 基于社会规范锁定效应的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9): 18-25.
|
[11] |
朱俊峰, 邓远远. 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生成逻辑、困境与可行路径[J]. 经济体制改革, 2022(3): 84-89.
|
[12] |
吴雪莲, 张俊飚, 丰军辉.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分解: 基于Probit-ISM模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 36-45, 145.
|
[13] |
乔丹, 徐舒婷, 徐涛. 行为意愿悖离: 社会网络、从众心理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5): 76-86.
|
[14] |
马改艳. 加入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带动效应:基于福建柚农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 45(1): 20-33.
|
[15] |
石志恒, 张可馨. 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影响分析: 基于资源禀赋异质性视角[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27(4): 297-308.
|
[16] |
温宁, 周慧, 张红丽. 农户农田防护林经营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新疆1106份农户调查数据[J]. 林业经济, 2021, 43(2): 71-83.
|
[17] |
郭清卉, 李世平, 李昊. 社会规范、个人规范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研究: 基于有机肥认知的调节效应[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1): 19-26.
|
[18] |
杨志海. 老龄化、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 来自长江流域六省农户数据的验证[J]. 中国农村观察, 2018(4): 44-58.
|
[19] |
伦闰琪, 罗其友, 高明杰, 等. 农产品标识认知、消费习惯对绿色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 以绿色鲜食马铃薯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28(5): 229-239.
|
[20] |
王建华, 钭露露. 环境素养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 39-50, 184-185.
|
[21] |
姚柳杨, 赵敏娟, 徐涛. 经济理性还是生态理性? 农户耕地保护的行为逻辑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86-95, 156.
|
[22] |
张童朝, 颜廷武, 何可, 等. 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投资意愿的影响: 以秸秆还田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8): 78-89.
|
[23] |
唐立强, 周静. 社会资本、信息获取与农户电商行为[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3): 73-82.
|
[24] |
李晓静, 陈哲, 夏显力.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4): 150-160.
|
[25] |
曾亿武, 郭红东, 金松青. 电子商务有益于农民增收吗? : 来自江苏沭阳的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2): 49-64.
|
[26] |
张泽琳, 周霞. 绿色认知、组织支持对粮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影响: 基于Triple-Hurdle模型的分析[J]. 科技与经济, 2023, 36(5): 46-50.
|
[27] |
林黎, 李敬, 肖波. 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决定: 市场驱动还是政府推动?[J]. 经济问题, 2021(12): 67-74.
|
[28] |
张晓慧, 李天驹, 陆爽. 电商参与、技术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6): 100-109.
|
[29] |
李晓静, 陈哲, 刘斐, 等. 参与电商会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吗?: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3): 118-135.
|
[30] |
王可山, 郝裕, 秦如月. 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易制度变迁与网购农产品消费促进: 兼论新冠肺炎疫情对生鲜电商发展的影响[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 41(4): 21-31.
|
[31] |
朱兰. 完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促进绿色产品、绿色消费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J]. 农村金融研究, 2022(10): 52-58.
|
[32] |
李明月, 陈凯. 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实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 10-19, 173-174.
|
[33] |
黄炎忠, 罗小锋, 唐林, 等. 市场信任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 基于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 29(11): 2488-2497.
|
[34] |
杨福霞, 郑欣. 价值感知视角下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4): 164-171.
|
[35] |
温忠麟, 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5): 73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