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66卷第7期目次
    2025, 66 (7):  0-0. 
    摘要 ( 18 )   PDF(10934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浙江历年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朱鹏飞, 巫明明, 翟荣荣, 叶靖, 朱国富, 俞法明, 张小明, 李孟洋, 叶胜海, 王建
    2025, 66 (7):  1565-15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292
    摘要 ( 74 )   HTML ( 2 )   PDF(1326KB) ( 40 )  

    本试验以浙江省历年审定的13个晚粳稻品种为材料,在分蘖期和成熟期分别对其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白叶枯病抗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浙粳22的产量最高,为9 434.7 kg·hm-2,浙粳99次之,产量为8 502.4 kg·hm-2;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方面,浙粳88、浙湖粳25、浙粳78、浙湖粳26、秀水134、嘉花1号、浙粳99和浙粳100的抗病性较好;综合白叶枯病抗性和产量,浙梗99、浙粳100、浙粳78和浙湖粳26等4个品种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优良亲本,加以改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分亏缺条件下生物质炭施用对水稻生长和镉含量的影响
    施浩杰, 李帅, 马嘉伟, 叶正钱, 傅丽青, 王旭东
    2025, 66 (7):  1570-15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748
    摘要 ( 15 )   HTML ( 2 )   PDF(1215KB) ( 30 )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我国水稻种植造成了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关键时期缺水会导致水稻籽粒镉(Cd)吸收增加。本研究通过在某Cd污染农田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对照(水分亏缺+不施用生物质炭)、水分亏缺+生物质炭低用量(3 000 kg·hm-2)、水分亏缺+生物质炭中用量(6 000 kg·hm-2)、水分亏缺+生物质炭高用量(9 000 kg·hm-2)共4个处理,探究水分亏缺条件下生物质炭施用对水稻生长、各部位Cd含量、籽粒铅(Pb)、铬(Cr)、砷(As)和汞(Hg)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pH值提高0.28~0.46;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6.82%~25.76%、10.33%~40.79%、10.36%~21.80%、24.92%~36.02%。生物质炭中用量处理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较对照显著下降44.12%(P<0.05),水稻株高、千粒重、穗长和产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2.44%~3.83%、3.17%~5.50%、3.19%~4.11%、3.03%~5.19%。生物质炭中、高用量处理组的水稻籽粒Cd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下降52.38%、42.86%(P<0.05),生物质炭中处理组的水稻籽粒As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18.92%(P<0.05)。综上,施用6 000 kg·hm-2的生物质炭可作为水分亏缺条件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的技术措施,从而实现水稻安全生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姚市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筛选
    张怀杰, 宋扬
    2025, 66 (7):  1578-15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11
    摘要 ( 15 )   HTML ( 1 )   PDF(4293KB) ( 23 )  

    为丰富余姚地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口性好的品种,以17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从生育期、植株与鲜穗农艺性状、产量、食用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适应性、鲜穗商品性均较好,浙糯玉24、彩甜糯6号、科糯6号和苏科糯1801产量较高,667 m2产量均在1 500.0 kg以上。京甜糯807、先迪美娜、彩甜糯6号、杭糯玉21、美玉17号、白色恋人、嘉华甜糯8号口感既甜又糯,食用品质佳,可作为品质型玉米进行推广;浙糯玉24、科糯6号、苏科糯1801口感一般,产量高,可作为产量型糯玉米进行推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粳优4号品种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章文斌, 任军凯, 叶胜海, 张国萍
    2025, 66 (7):  1583-15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01
    摘要 ( 24 )   HTML ( 2 )   PDF(1117KB) ( 40 )  

    浙粳优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该品种表现为穗大粒多,分蘖能力强,抗倒伏性突出,熟期转色好。为确保其丰产,本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生稻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刘伟伟, 林光号, 易建群, 何水清
    2025, 66 (7):  1587-159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224
    摘要 ( 15 )   HTML ( 2 )   PDF(1150KB) ( 36 )  

    再生稻种植是常山县种粮大户水稻生产主要的农作制度模式。目前常山县再生稻栽培有半旱育秧手插、机插秧、直播3种模式,种粮大户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为满足再生稻直播模式生产技术需求,围绕再生稻直播栽培技术开展品种比较、播种量、施肥量等试验,通过对再生稻直播栽培生产技术进行调查,总结形成再生稻直播栽培技术体系,为适宜地区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肥料处理对甘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赵韩伟, 程润东, 纪洪亭, 王士红, 王勇, 赵荷娟, 曾燕楠
    2025, 66 (7):  1592-15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037
    摘要 ( 14 )   HTML ( 1 )   PDF(1290KB) ( 32 )  

    为探明不同肥料处理对甘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丘陵岗地甘薯种植的肥料。本试验以鲜食甘薯品种心香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对照、复合肥、甘薯专用套餐肥、有机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相对叶绿素含量,增幅为10.10%~12.59%;3种肥料处理均使主蔓长、茎粗与单株地上部鲜重不同程度增加;仅A3处理使分枝数显著增加了18.39%。与CK相比,A1、A2、A3处理的商品薯率分别提高8.95、14.84、5.84百分点;3种肥料处理均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其中甘薯专用套餐肥对鲜重和薯干产量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29.63%和33.81%。综上所述,甘薯专用套餐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鲜薯和薯干产量,提高商品薯率,增产效果最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春大豆的品种筛选
    周瑶, 周恩强, 朱宇翔, 姚梦楠, 缪亚梅, 李波, 赵娜, 魏利斌, 王永强, 王学军
    2025, 66 (7):  1598-16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280
    摘要 ( 13 )   HTML ( 2 )   PDF(1147KB) ( 30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淮南生态区还没有适宜该模式的优势春大豆品种。为筛选适宜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春大豆品种,本试验对16个春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性状和产量进行研究。综合考虑,75-3、95-1、苏成8号较适宜在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应用,本研究为淮南生态区提供了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也为该模式下春大豆品种的筛选提供了借鉴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质炭固定化黑曲霉对茶园土壤溴氰菊酯降解的影响
    蒋红英, 马玲, 张镇武, 吴慧欣, 邢承华
    2025, 66 (7):  1603-16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878
    摘要 ( 11 )   HTML ( 1 )   PDF(1139KB) ( 31 )  

    本研究利用生物质炭固定化黑曲霉处理技术,对茶园土壤溴氰菊酯(DM)残留进行了GC-MS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黑曲霉菌剂茶园土壤的DM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对照;施用生物质炭固定化黑曲霉茶园土壤DM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施用游离黑曲霉;DM处理茶园土壤24 h后,施用30 g·L-1的生物质炭固定化黑曲霉菌剂,此时土壤DM残留量最少;施用生物质炭固定化黑曲霉菌剂处理的茶园土壤DM半衰期为4.093 d,比对照缩短了1.106 d。本研究结果可以改善茶园土壤环境,为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地径流氮磷的影响
    金成舟, 金智勇, 洪庆红
    2025, 66 (7):  1607-1611.  DOI: 10.16178/j.ssn.0528-9017.20240256
    摘要 ( 11 )   HTML ( 0 )   PDF(2626KB) ( 32 )  

    本研究通过对有单排单灌的12个甘蔗旱地小区进行4种不同的施肥条件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甘蔗生长期内降雨产生径流中氮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径流总氮和总磷在CK条件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长期趋势来看,径流中总氮含量大小依次为:CT>BS >NSPC-BS;径流中总磷含量大小依次为:CT>NSPC-BS>BS。径流中总氮流失负荷依次为:NSPC-BS<BS<CT,径流中总磷流失负荷依次为:BS<NSPC-BS<CT。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不同生长年限长梗黄精的品质差异
    张今君, 陈亚青, 朱欢智, 夏慧丽
    2025, 66 (7):  1612-16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50294
    摘要 ( 11 )   HTML ( 0 )   PDF(1149KB) ( 24 )  

    以浙江天台种植基地的1~5 a长梗黄精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对长梗黄精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生长年限长梗黄精中醇浸出物、多糖、皂苷、总酚含量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生长年限长梗黄精的品质优劣。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长梗黄精中醇浸出物、多糖、总酚和总皂苷含量存在差异。2年生和4年生长梗黄精醇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1年生、3年生和5年生,多糖含量随生长年限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1到4年生长梗黄精多糖含量逐年增加,4到5年生长梗黄精多糖含量降低。皂苷和总酚含量随生长年限升高,在4到5年时到达平衡,4年生长梗黄精品质最优。以上说明,长梗黄精在此区域的采收时间以4年为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质炭对缓解温郁金连作障碍的影响研究
    顾雪萍, 张逸群, 李亚萍, 孙健, 段晓婧, 刘莹莹, 陶正明, 姜武, 陈家栋
    2025, 66 (7):  1616-16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39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1431KB) ( 26 )  

    本研究通过比较施用不同量生物质炭的连作土壤中温郁金产量和植株表型,发现施用生物质炭可以促进温郁金产量和植株生长;通过检测温郁金植株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营养元素含量,发现施用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温郁金挥发油含量和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且每667 m2施用300 kg生物质炭时,促进效果最好。本研究检测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结果显示,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由此推测,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温郁金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温郁金的生长。本研究为缓解温郁金连作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赤霉素浓度及温度层积处理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
    席刚俊, 杨鹤同, 史俊, 高大响, 贾君
    2025, 66 (7):  1621-16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1003
    摘要 ( 11 )   HTML ( 0 )   PDF(2127KB) ( 30 )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及温度层积处理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为黄精的规模化、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方案。结果表明,100 mg·L-1赤霉素处理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发芽率高达61.75%。此外,赤霉素与低温沙藏相结合处理时的效果最佳,在15 ℃、100 mg·L-1赤霉素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值。在沙藏56 d后,将种子转入泥炭土中培养10 d,其发芽率达到86.51%。此外,随着沙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萌发时间明显缩短,且种子内脱落酸(ABA)浓度呈下降趋势,也间接表明其萌发率与ABA含量呈负相关。该研究为黄精种子的保存和萌发提供了优化条件和技术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铁皮石斛内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张逸群, 陈家栋, 李梦妮, 黄宗贵, 李亚萍, 刘莹莹, 姜武, 段晓婧, 陶正明
    2025, 66 (7):  1627-16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29
    摘要 ( 14 )   HTML ( 1 )   PDF(1163KB) ( 28 )  

    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代谢产物或诱导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对寄生植物产生作用,在医疗、农业、园艺、污染防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内生菌与药用植物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药用植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部分药用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与宿主植物的活性成分相似或相同。通过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铁皮石斛内生菌资源的分离鉴定研究,在药用石斛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研究简述了铁皮石斛种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铁皮石斛中内生菌种类和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为铁皮石斛内生菌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不同肥料处理对盐碱地茭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鸯鸯, 胡伋, 范斗文, 李能辉, 李忠伟, 翁丽青
    2025, 66 (7):  1632-163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949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1142KB) ( 24 )  

    本研究开展了盐碱地茭白不同肥料配比施用试验,结果表明,茭白田大量施用化肥,虽然能使茭白分蘖增加,但茭白壳茭重较小,净茭率和667 m2产量也较低,而且肉茭中硝酸盐含量增加,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本试验中,我们减少了茭白田化肥用量,用有机肥代替基肥,不仅有利于促进茭白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其壳茭质量,还能提高茭白净茭率和品质,增强植株抗性等。而且基肥中667 m2有机肥用量为800 kg时的茭白品质优于用量600 kg时的茭白品质,其产量和抗性也更好。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增加茭白产量和品质。此外,用茭白专用肥代替三元复合肥也能增加茭白的壳茭重和667 m2产量,改善肉茭部分品质,但其效果没有施有机肥好,抗病性也没有施有机肥好,且净茭率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然而,配施有机肥是否能够引起茭白产量和品质的显著提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磐安猕猴桃等级规格》团体标准解读
    陈文明, 刘玉红, 于国光, 郑蔚然, 孙彩霞
    2025, 66 (7):  1636-16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103
    摘要 ( 11 )   HTML ( 0 )   PDF(1946KB) ( 24 )  

    磐安县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猕猴桃优良品质。为有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和磐安县农业农村局在基地调研、样品分析、标准对比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团体标准《磐安猕猴桃等级规格》。文章从研制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和创新点3个方面对标准文本进行详细解读,以便读者更加充分地理解标准,为标准的宣贯提供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伽师瓜无菌培养与不定芽诱导研究
    徐银, 方志刚, 顾邹壹, 吴雨荷, 宋刚
    2025, 66 (7):  1642-16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81
    摘要 ( 11 )   HTML ( 2 )   PDF(2459KB) ( 27 )  

    为促进伽师瓜品种保育及种质创新,本研究以伽师瓜常规种和杂交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无菌播种的方式获得无菌苗,探究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的条件。结果表明,2种伽师瓜种子最佳消毒方法是:在超净工作台中去壳后,用70%乙醇浸泡30 s,3%NaClO溶液消毒3 min。诱导效果最好的外植体是5 d无菌苗的近胚轴端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MS)+1.0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0%;伽师瓜常规种不定芽分化率达73.3%,伽师瓜杂交种不定芽分化率达66.7%。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砧木嫁接对镉胁迫下西瓜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停停, 邢乃林, 黄芸萍, 严蕾艳, 王迎儿, 王毓洪
    2025, 66 (7):  1647-16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99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1169KB) ( 27 )  

    为研究镉胁迫下嫁接西瓜幼苗生理状况,分析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抵抗重金属的情况,以野生西瓜类型砧木(YZ1)和中国南瓜类型砧木(SZ111)嫁接拿比特(NBT),使用0.6 mg·L-1的CdCl2溶液作水培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个嫁接组合的处理组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均极显著降低;从农艺性状来看,YZ1/NBT与NBT的处理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SZ111/NBT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较小;从MDA含量来看,SZ111/NBT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比其余2个嫁接组合小;从根部GA3含量和IAA含量来看,SZ111/NBT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比YZ1/NBT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大,说明SZ111作为砧木时,促使GA3含量极显著升高、IAA含量极显著降低来降低细胞壁的可塑性,减少Cd向植物体内运输,因此,SZ111/NBT受Cd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Cd污染地区西瓜砧木种植;YZ1作为砧木时受Cd影响较大,不建议在Cd污染地区种植使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Yolovs的柑橘冠层果实目标检测的研究
    管炳华, 李永杰
    2025, 66 (7):  1653-16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91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5973KB) ( 25 )  

    本研究提出基于自然状态下单侧完整树冠柑橘果实的图像制作数据集,建立Yolo检测模型,为柑橘果实的识别、定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柑橘进入果实转色期后,利用相机于宫川温州蜜柑果园随机采集单侧树冠的树体照片,单侧树冠的全部果实为一张图片,共采集800张图像,通过Mosaic数据增强手段扩增至2 000张。使用Yolov5、Yolov7和Yolov8 建立柑橘果实的目标检测模型。不同Yolo模型的训练损失值(loss)均在前15 轮快速下降,之后Yolov5和Yolov7 的loss值下降快速收敛,Yolov8 的loss值则呈缓慢降低的趋势。Yolov5和Yolov8的平均精确度(mAP)分别在训练49和29轮次达到最优值,分别为91.9%和92.5%。Yolov7的mAP呈波动式增长至300轮次达到最大,为91.2%。在未标注的树冠组和结果枝组的实例图上分别进行模型预测性能评估,Yolov7模型的综合预测表现最优。利用自然状态下柑橘树冠图像建立的果实目标检测模型,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本研究为目标检测技术在复杂环境下果实的实时检测提供重要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方甜樱桃双膜促早栽培果实品质表现与评价
    蒋林钫, 董军, 陈令会, 王宇阳, 洪莉
    2025, 66 (7):  1659-16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995
    摘要 ( 11 )   HTML ( 2 )   PDF(1149KB) ( 28 )  

    为筛选出适宜南方地区促早栽培的甜樱桃品种,本试验以14个甜樱桃品种为材料,在台州开展双膜促早栽培试验,对甜樱桃物候期、果实品质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齐早、罗亚明表现较好,适宜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齐早为极早熟品种,促早栽培可实现4月中旬成熟,其果个大,固酸比高,抗裂果、畸形果;罗亚明为中熟品种,其果个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鲜食品质佳,硬度高,耐储运。此外,红蜜、雷尼2个黄色品种可搭配适量种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3种新优木本观赏植物的耐淹性研究
    肖沾, 陈越, 马明振, 龚乐, 倪穗, 万开元
    2025, 66 (7):  1664-16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299
    摘要 ( 13 )   HTML ( 2 )   PDF(1417KB) ( 31 )  

    以海滨木槿、美花红千层和穗花牡荆3种新优木本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水淹处理、人工水渍处理及正常浇水处理,观察其在淹水周期(30 d)内的生长表现,测定其叶片的光合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海滨木槿、美花红千层耐淹性较强,穗花牡荆次之,3个树种均能作为城市绿地的耐淹树种,可以将其应用于雨水花园、雨水湿地及滨水绿化带等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结果可为宁波市高质量耐淹树种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牡丹组间杂交子代真实性的SSR鉴定
    赵海军, 王建民, 闫闪闪, 张佩, 盖伟玲
    2025, 66 (7):  1672-16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51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4546KB) ( 30 )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和日本牡丹栽培品种为亲本进行亚组间杂交,是培育牡丹优异品种的重要育种途径,对其杂交子代真实性进行早期的分子鉴定,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成本。本研究以滇牡丹为母本,以日本牡丹栽培品种岛锦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了2株实生幼苗,利用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 分子标记)技术确认了种苗的真实性。结果表明,2株杂交苗在2对 SSR 引物中具有亲本特异性互补型条带,证实了它们是真实杂交种。该研究所应用的 SSR 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准确、高效的特性,可用于早期鉴定牡丹杂交子代,为培育优良牡丹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色农田景观设计与种植方法研究——以浙江湖州原乡小镇油菜景观为例
    林宝刚, 华水金, 任韵, 郝鹏飞, 娄卫东, 胡昊
    2025, 66 (7):  1676-16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108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9061KB) ( 27 )  

    农田景观是在自然土地上经过人类生产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生态、文化与艺术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与历史气息,也是我国目前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存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成本较大、设计图案不够形象直观、实施图案与设计图案误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通过低空无人机获取相应待景观布置区域的高清航拍图像,使用图形设计和地理信息软件设计景观图案并进行地理信息加载与配准,然后使用厘米级移动定位终端在待布置景观进行导航种植作业。实例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景观布置精准可靠。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农田景观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及优化路径,分析阐明了当前乡村振兴的内生驱动力,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嵊州市水稻稻飞虱发生情况及其预测研究
    金晖, 陈瑜, 张沁怡, 应孟飞
    2025, 66 (7):  1681-16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599
    摘要 ( 10 )   HTML ( 3 )   PDF(1147KB) ( 30 )  

    浙东山区的粮食生产在浙江省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嵊州市为例,嵊州市的水稻种植面积大、品种多,是产粮大县。稻飞虱在嵊州局部偏重发生,但当地的稻飞虱发生情况及其预测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整理2005—2022年历年4—10月嵊州市稻飞虱的田间发生量数据,研究其发生高峰期,同时结合灯下虫情数据和温度、降雨量等气象资料,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发生量模型来开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稻飞虱田间发生高峰期在7—9月,其发生量与当地气象、前期虫源量密切相关,建立的发生量模型在2023年的预测准确率达91.25%以上。因此,明确稻飞虱发生情况,开展预测预报,能为其精准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杀螺剂吡螺脲的水解特性及其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吴欢琪, 杨孔谈, 王许蜜, 方楠, 段李平, 张昌朋, 王祥云
    2025, 66 (7):  1686-16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56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2384KB) ( 25 )  

    为了评价新型杀螺剂吡螺脲的环境安全性,根据国家标准GB/T 31270—2014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室温(25 ℃)下吡螺脲在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水解特性,以及在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吡螺脲在pH值为6.58、9.10、12.13的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大于180.00 d,为难降解农药。在pH值为4.15的缓冲溶液中吡螺脲的水解半衰期为13.86 d,小于30.00 d,属于易降解农药。吡螺脲在绍兴和嘉善的2种水-沉积物系统水相中的降解趋势可拟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53和7.79 d。水相中吡螺脲逐渐迁移至沉积物中,并在一段时间内检出浓度基本稳定。综上所述,吡螺脲在避光的中性和碱性水环境中难降解,在酸性水环境中易降解,在室温条件下水-沉积物系统的水相中吡螺脲属于易降解农药。因此,吡螺脲的环境风险较小,有望在实际稻田环境中施用以防治螺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菌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陈崇军, 林苗苗, 夏娇娇, 徐婉莹, 童森淼
    2025, 66 (7):  1691-16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510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1680KB) ( 23 )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alis)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其防控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在新兴稻-渔种养的高效农业系统中,为防止水产品被污染,化学防治被禁止。因此,亟需探索可替代的害虫防治途径。为此,在浙江省青田县3块稻-渔种养梯田中分别进行了球孢白僵菌ZJU435和金龟子绿僵菌Ma-CQ421制剂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的空间重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菌剂能显著减少田间叶苞密度,最终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60%以上。由此表明,2种真菌杀虫剂均可用于稻-渔共养系统中稻纵卷叶螟的绿色防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5种病害登记农药及安全选用对策
    周倩倩, 陈丽萍, 徐明飞
    2025, 66 (7):  1696-17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72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1157KB) ( 26 )  

    本文以中国农药信息网作为农药登记信息来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22)标准,梳理了蔬菜生产中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等5种常见病害登记农药和最大残留限量,并提出农药安全选用对策及注意事项,以期为蔬菜病害防控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基嘧啶磷与球孢白僵菌对杂拟谷盗的联合毒力
    苏造堂, 胡顺煌, 张凌英, 马永翠, 赵永鑫
    2025, 66 (7):  1705-17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33
    摘要 ( 16 )   HTML ( 1 )   PDF(1412KB) ( 29 )  

    化学类谷物保护剂的不合理使用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对人类饮食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类谷物保护剂已成为保护粮食安全亟需解决的问题杂拟谷盗是为害粮食作物的主要储粮害虫,本试验选用了化学类谷物保护剂与生防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混毒法测定甲基嘧啶磷和球孢白僵菌对杂拟谷盗的联合毒力效果。结果表明,在甲基嘧啶磷熏蒸处理中,添加球孢白僵菌后对杂拟谷盗的灭杀作用要好于单独使用甲基嘧啶磷的处理效果。同样地,加入甲基嘧啶磷的球孢白僵菌处理对于杂拟谷盗的灭杀效果也大于单独使用球孢白僵菌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甲基嘧啶磷和球孢白僵菌的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害虫的死亡率,并且对化学类谷物保护剂与生防菌联合使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敌昆虫班氏跳小蜂低温贮存技术研究
    张娟, 刘晓彤, 王珂, 董婉莹, 付开赟, 杨栋, 高建诚, 黄俊
    2025, 66 (7):  1711-17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188
    摘要 ( 11 )   HTML ( 1 )   PDF(1148KB) ( 26 )  

    班氏跳小蜂是我国外来入侵生物扶桑绵粉蚧的专性优势寄生蜂,其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对班氏跳小蜂的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探索最佳低温处理条件。然后在4 ℃低温下分别贮藏40、80、120、160、200、240、280、300 d,探索其最适低温贮藏时间。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蛹期在温度为14 ℃、光周期(光照/黑暗)为8 h/16 h的条件下进行长达6 d的低温驯化,后于4 ℃冷藏80 d,将低温冷藏后的班氏跳小蜂在温度为26~28 ℃、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为16 h/8 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其效果与对照相当。此方法能为提高班氏跳小蜂的应用潜能提供技术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我国葡萄农药登记现状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究
    刘岩, 胡桂仙, 王新全, 张玉, 朱加虹, 赖爱萍, 李雪, 王君虹, 周建昌
    2025, 66 (7):  1715-17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984
    摘要 ( 17 )   HTML ( 1 )   PDF(1371KB) ( 31 )  

    农药残留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隐患。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的制定是加强农药残留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本文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葡萄上的农药登记情况、标准GB 2763—2021和GB 2763.1—2022中葡萄农药MRL的标准现状、绿色食品葡萄生产用药及限量要求,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中的葡萄农药MRL标准进行比对,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葡萄上的农药登记及农药MRL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苹果酸-乳酸发酵温度对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钟冬利, 杨慧, 王征, 孙文静, 朱袁正鸿, 张军翔
    2025, 66 (7):  1724-17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53
    摘要 ( 11 )   HTML ( 1 )   PDF(1430KB) ( 26 )  

    本实验以赤霞珠酿酒葡萄为原料,接种酵母菌,在酒精发酵启动后的24 h接种酒类酒球菌,控制发酵温度分别为21~23、24~26、27~29 ℃,通过监测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进程,对葡萄酒理化指标、香气、感官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合适的发酵温度。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在27~29 ℃时,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大约10 d完成,而当温度降低至24~26 ℃时,完成时间延长到了14 d,进一步降低温度至21~23 ℃,完成时间则增加到了20 d。不同温度下发酵的葡萄酒中挥发酸含量、总酸含量、pH值、总酚含量和单宁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总酸含量降低,pH值和挥发酸含量增加。考察香气活性值大于1的化合物发现,在21~23 ℃的发酵温度下,酒样中的乙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等酯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赋予了葡萄酒更浓郁的花香味和果香味特征;24~26 ℃发酵的酒样中2,3-丁二酮、丁二酸二乙酯等物质含量较高,赋予了葡萄酒更浓郁的奶油味和果香味特征;在27~29 ℃发酵温度下,异戊醇的香气特征较为明显。在感官品鉴中,21~23 ℃发酵的酒样获得了较高的评分。综上所述,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且温度控制在21~23 ℃的酒样,其挥发酸含量更低,同时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鲜食大豆加工与利用研究进展
    郁晓敏, 袁凤杰, 傅旭军, 杨清华, 金杭霞, 竹龙鸣
    2025, 66 (7):  1733-17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053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1130KB) ( 28 )  

    鲜食大豆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逐渐成为热门消费产品,但其水分含量高、供应期短,在储藏和市场流通过程中极易出现褐变和腐烂,直接影响种植效益。解决鲜食大豆市场供应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应用储藏保鲜技术延长其货架期和将其及时加工成产品以提高其利用率。本文对鲜食大豆在储藏保鲜、采后加工、增值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并且对鲜食大豆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浙江省鲜食大豆的加工与利用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白羽与灰羽绍兴鸭生产性状的比较分析
    王旭铬, 许小妹, 黄学涛, 陈黎, 陈斌丹, 李海英, 卢立志
    2025, 66 (7):  1738-17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400
    摘要 ( 11 )   HTML ( 2 )   PDF(1136KB) ( 25 )  

    本研究旨在了解绍兴鸭羽色与生产性状的内在关联。在正反交试验基础上,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绍兴鸭836只,通过对相同周龄不同羽色绍兴鸭体重、屠宰性能、肉品质的比较,分析羽色对绍兴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绍兴鸭的羽色与体重、胸肌重、腹脂重、腹脂率、胸深、胸宽、胫长、髋骨宽、胫围和腿肌pH值具有相关性,绍兴鸭的羽色影响其生长性能。本研究为开发利用白羽绍兴鸭,开展优质白羽肉鸭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牧草种植对黄河滩地土壤盐碱改良效果
    吴颖, 李伟珍, 李威, 王丽, 王巧玲, 田英
    2025, 66 (7):  1742-17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920
    摘要 ( 10 )   HTML ( 3 )   PDF(1963KB) ( 24 )  

    为了筛选对宁夏黄河滩地盐渍化土壤生态修复效果较好的牧草种植模式,以苜蓿单播和4个混播模式为处理。基于室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播种第3年的土壤pH值、全盐量以及可溶性盐离子浓度,评估不同类型牧草种植对黄河滩地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pH值为8.0~8.5,均属于弱碱性土壤;0~20 cm土层苜蓿单播模式和混A模式土壤全盐量高于其他模式,>20~40 cm土层则为混B模式土壤全盐量最高;相比于土层,不同牧草播种类型对土壤可溶性盐离子的影响更大,而播种类型和土层的交互作用则无显著影响;土壤全盐量与Ca2+、Mg2+、K+、Na+、$\mathrm{SO}_{4}^{2-}$、Cl-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athrm{HCO}_{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mathrm{CO}_{3}^{2-}$浓度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所述,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对黄河滩地的修复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宁夏段黄河滩地生态恢复植被选择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浙江省滨海盐碱土分布状况及改良利用措施
    孔海民, 林宝义, 季天委, 陆若辉, 盛美玲, 陈红金, 杨东
    2025, 66 (7):  1748-17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118
    摘要 ( 17 )   HTML ( 3 )   PDF(1127KB) ( 28 )  

    通过对浙江省耕地、园地土壤进行调查采样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浙江省pH值大于8.0的盐碱土约占耕地、园地土壤的4.7%,主要分布在杭州湾沿岸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舟山群岛地区的平原低阶、中阶或丘陵下部等。盐碱土容重较高,均值为1.30 g·cm-3,比全省土壤平均水平高13%;土壤含盐量平均值0.86 g·kg-1,较全省土壤含盐量平均值高2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15.74、1.07 g·kg-1,分别比全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值低48%和42%;盐碱土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较高,分别为227.5、685.44 g·kg-1,分别比全省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平均值高62%和90%,通过工程措施、农艺措施或化学措施可以达到改良利用目的,该研究可为盐碱土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白云山与越秀山蕨类植物物种组成与区系分析
    谢伟文, 马绵英, 李冰敏, 董晨露, 谭广文, 王发国
    2025, 66 (7):  1752-17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79
    摘要 ( 9 )   HTML ( 1 )   PDF(1178KB) ( 27 )  

    为了解白云山与越秀山蕨类植物组成与区系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共有蕨类植物77种,隶属于22科41属,科的相似度为81.82%,属的相似度为58.54%,种的相似度为49.35%。白云山和越秀山优势科(种数≥5)均为凤尾蕨科和金星蕨科。两地蕨类植物科和属区系均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其中,泛热带分布共有11科,占比52.38%,世界分布6科,占比28.57%;泛热带分布共有18属,占比50.00%,世界分布9属,占比25.00%;种的区系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泛热带分布38种,占比57.58%,热带亚洲分布15种,占比22.73%。因此,该地区具有显著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属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基材质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研究
    陈道印, 苏晓玲, 黄知楚, 罗谷辉, 方金宝, 赵东绪
    2025, 66 (7):  1759-17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44
    摘要 ( 11 )   HTML ( 3 )   PDF(1556KB) ( 28 )  

    蜂王对蜂群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探究台基材质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优化中蜂人工育王技术,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材质台基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比较塑料台基、中蜂蜡质台基及意蜂蜡质台基培育蜂王的初生重、出房率及形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意蜂蜡质台基、中蜂蜡质台基和塑料蜡质台基的蜂王出房率为73.33%、70.56%和50.56%,无显著差异(P>0.05);中蜂蜡质台基蜂王初生重为185.43 g,意蜂蜡质台基为183.63 g,塑料台基为179.62 g,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意蜂蜡质台基的蜂王股节长、第四背板长、头长及上颚长显著高于塑料台基(P<0.05),但与中蜂蜡质台基培育的蜂王各指标(除上颚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中蜂蜡质台基培育的蜂王的第三背板长要显著高于塑料台基(P<0.05),但与意蜂蜡质台基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塑料台基培育的蜂王的头宽显著高于意蜂蜡质台基(P<0.05),但与中蜂蜡质台基的差异不显著(P>0.05)。意蜂蜡质台基培育的蜂王的上颚长显著高于中蜂台基与塑料台基(P<0.05)。台基材质会影响王台高度,对中蜂蜂王的出房率以及初生重无明显影响,但是对出房蜂王的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材质台基基本不会影响中蜂蜂王的培育。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酸对镉污染土壤亚麻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柳婷婷, 邹丽娜, 骆霞虹, 李文略, 陈常理, 朱关林, 安霞
    2025, 66 (7):  1764-17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275
    摘要 ( 17 )   HTML ( 3 )   PDF(3056KB) ( 29 )  

    为研究草酸对镉污染土壤中亚麻根际细菌微生物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待亚麻生理成熟期取根际土壤,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草酸对镉污染土壤中亚麻根际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的草酸处理有助于增加镉污染土壤中亚麻根际细菌的OTU数量2.5 mmol·kg-1草酸处理下,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值均为最高,其中,Shannon和Simpson指数值显著大于对照;PCoA分析结果表明,2.5 mmol·kg-1草酸处理后的亚麻根际土壤细菌OTU组成与对照的土壤细菌OTU组成之间的群落结构差异最大;在细菌组成方面,所有处理的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分别为髌骨细菌门和TM7a,平均占比分别为40.60%和26.06%。综合来看,2.5 mmol·kg-1草酸处理能够增加镉污染土壤中亚麻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对细菌组成的影响也最大。本研究有助于为后续研究草酸等外源有机酸对亚麻镉吸收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红燕, 金参, 罗文
    2025, 66 (7):  1770-17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64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1403KB) ( 28 )  

    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包含1个或多个Kunitz结构域,该结构域通常是由2段α螺旋,一对反向平行的β折叠,β转角和2个环以及2~3对保守的二硫键组成。这些含Kunitz结构域的蛋白通过与丝氨酸蛋白酶以一种类似底物的方式紧密结合,阻断了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位点,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本文综述了这类抑制剂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抗微生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陈慧杰, 应城通, 杨鸿勋
    2025, 66 (7):  1779-17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50137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2709KB) ( 30 )  

    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源普查,明确了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现状,发现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适合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整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政策支持、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提出相应措施,目标到2025年末,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突破100个,提升产业规模和全国知名度,使浙江省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第一方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云南省农业数字化与农业碳排放的脱钩特征研究
    张贝贝, 赵春艳, 谭桂馨
    2025, 66 (7):  1784-17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50011
    摘要 ( 11 )   HTML ( 1 )   PDF(1159KB) ( 26 )  

    为了实现云南省农业数字化与农业碳排放协同发展,对云南省2012—2021年的农业数字化和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使用Tapio模型对于两者的脱钩特征进行分析,2012—2014年,两者之间呈现出弱脱钩状态,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然而,2015年出现强负脱钩现象,是一个不理想的状态。2016年,状态再次回到弱脱钩,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2017—2020年,两者之间再次出现强脱钩状态,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然而,2021年两者之间进入衰退连接状态,虽然这种状态是可以接受的,但它并不是最理想的。整体上, 农业数字化与农业碳排放的脱钩状态是较为理想的,数字经济发展越好就越能抑制农业碳排放的增长。最终根据结果对云南省的农业数字经济与农业碳排放协同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齐齐哈尔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颜华辰, 时悦
    2025, 66 (7):  1790-17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192
    摘要 ( 9 )   HTML ( 3 )   PDF(1175KB) ( 28 )  

    为了响应国家新时代的发展理念,齐齐哈尔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力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为实现齐齐哈尔市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文章以齐齐哈尔市9个县级单位为例,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指标体系,收集2017—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测度并分析了齐齐哈尔农村产业融合水平,针对农村的产业融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化农业产业链条、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发展、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体系,为推动齐齐哈尔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与电商、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
    张兆同, 王紫薇
    2025, 66 (7):  1796-18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117
    摘要 ( 11 )   HTML ( 2 )   PDF(1251KB) ( 24 )  

    绿色生产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下农产品电商蓬勃发展,文章引入绿色认知概念,进一步探讨参与电商、绿色认知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四川省山泉镇水蜜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法分析参与电商及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证明,参与电商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进行绿色生产行为,同时验证了绿色认知在此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体现在技术、环境和产品3个维度。在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转型路径中,绿色技术认知是关键,环境保护意识是保障,绿色产品品牌形象则是重要激励。政府应从加大农产品电商技术和政策双重支持、提高农户绿色认知等方面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下杂交构树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建议
    雷玲, 刘琳, 柴世燊, 张正阳, 张志恒, 郑蔚然
    2025, 66 (7):  1805-18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257
    摘要 ( 12 )   HTML ( 1560969217 )   PDF(1190KB) ( 66 )  

    杂交构树作为一种新兴木本高蛋白高价值饲料,在中国畜牧养殖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杂交构树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我国杂交构树产业标准化工作的进展状况,分析了国内杂交构树标准体系的现状,针对我国杂交构树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发展和标准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文章旨在为更好地推动杂交构树行业发展提供依据,为杂交构树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