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君.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40-1141. |
[2] |
赵渊, 高松, 刘连盟, 黎起秦, 黄世文. 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 89-91. |
[3] |
曹梦娇, 钟雪明, 王晔青, 朱金良. 4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8): 1425-1426. |
[4] |
金亮, 冯帆. 精甲·咯菌腈浸种预防早稻恶苗病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2): 2174-2175. |
[5] |
蒿呈龙, 蔡发宽, 张康强, 陈跃武, 陈宽兵. 浸种时间对黏土地小麦烟农19出苗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 28-29. |
[6] |
叶挺云, 谢子正, 许渭根, 冯波, 蒋天梅. 2016年浙江省早稻恶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建议[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3): 449-450. |
[7] |
李海东, 方利民, 尤希宇, 朱福官. 3种药剂浸种对水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12): 2235-2236. |
[8] |
黄贤夫,陈海波,李程巧,冯永斌. 甲霜·种菌唑拌(浸)种预防水稻恶苗病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7): 1009-. |
[9] |
顾国伟,凌小明,冯新军,郑胜龙,袁忠勤. 咪鲜胺等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预防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7): 1014-. |
[10] |
沈丽丽,陈翠芳,陈芳芳,崔冬梅,刘加蟒,杨志炎,柳希振. 氰烯菌酯等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3): 382-. |
[11] |
虞根聪1,蒋天梅1,孙莲2,赖朝晖1.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2): 2016-. |
[12] |
石星华,周宇杰,王超,骆琴,徐越坚,陈月娣. 水稻恶苗病防治新药剂比较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12): 1838-. |
[13] |
杜如伟;张权芳;陈健根;何若晶. 浸种因素对杂交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 2008, 1(06): 0-726. |
[14] |
季芝娟;马良勇;李西明;杨长登. 水稻种质资源恶苗病抗性鉴定[J]. , 2008, 1(05): 0-592. |
[15] |
季芝娟;马良勇;李西明;杨长登 . 水稻品种恶苗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研究[J]. , 2008, 1(01): 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