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劳晓梅, 项楚一, 胡琪琪, 周国鑫, 王霞. 灰飞虱在麦田和杂草田的空间分布型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 96-98. |
[2] |
周晓肖, 李伟龙. 噻唑锌防治青花菜根肿病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504-1507. |
[3] |
王占娣, 邱乐, 刘美竹, 王诗琪, 李太良, 史云东. 不同寄主植物提取液对斜纹夜蛾行为的调节作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8): 1466-1469. |
[4] |
何晓婵, 余至秋, 周小军, 朱丽燕, 王轶. 不同类型生物杀虫剂对莲藕斜纹夜蛾的室内药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7): 1167-1168. |
[5] |
檀国印, 何道根, 高旭, 朱长志, 张志仙. 青花菜台绿1号杂交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5): 785-787. |
[6] |
冯翠, 钱巍, 陈娟娟, 陈志德, 陈应柳. 水溶肥健力素在青花菜上的应用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02-1803. |
[7] |
王轶, 周小军, 朱丽燕, 何晓婵.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莲藕斜纹夜蛾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3): 490-491. |
[8] |
吴燕君, 洪文英, 姚荣建, 马海芹, 李丹. 不同药剂对花椰菜上3种鳞翅目害虫的综合控制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2): 2228-2231. |
[9] |
王祝余, 孙国跃. 不同类型复合肥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 9-10. |
[10] |
宋国春, 李瑞娟, 刘同金, 杨万海, 于建垒. 氯氰菊酯在青花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安全性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 40-43. |
[11] |
王冬群. 提取时间对青花菜气相指纹图谱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5): 855-857. |
[12] |
何道根, 朱长志, 张志仙, 檀国印, 任永源, 高旭. 青花菜台绿3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2): 205-206. |
[13] |
戴志荣, 章金明, 陈永全, 潘秋波, 李建群, 吕要斌. 浙北大棚芦笋地夜蛾发生动态监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10): 1735-1738. |
[14] |
王冬群. 3个品种青花菜气相色谱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4): 500-. |
[15] |
李景奇,徐筋燕,章红运,任永源,胡立军. 播种期和密度对青花菜台绿1号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3): 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