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峰, 唐娅媛, 张莉丽, 张娟, 李明江. 球孢白僵菌对入侵性害虫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397-1398. |
[2] |
潘志明, 王孔俭, 邓飞, 叶雪琴, 鲍艳红.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831秋季制种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91-992. |
[3] |
徐昕耘, 俞春娜, 展晓日, 王慧中. 多角度探寻提高浙贝母产量的有效途径[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95-696. |
[4] |
戴杨鑫, 冯晓宇, 储忝江, 戴瑜来, 黄辉, 余家贵. 铜山水库人工繁殖三角鲂种群的生长情况[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2): 365-367. |
[5] |
胡铁军, 张怀杰, 李能辉, 魏杰. 硅钙镁磷钾肥在早稻甬籼15上的施用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591-1592. |
[6] |
顾国伟, 李章达, 应小军, 冯新军, 袁忠勤. 阿维·甲虫肼等7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6): 942-943. |
[7] |
周红海, 汪少敏, 郑华章, 应小军, 陆军良. 两段浸种法在盐碱地直播早稻上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3): 362-363. |
[8] |
杨燕萍, 周庄, 应震, 曾爱平, 姚丽娟, 付双彬. 激素浓度对短柱茶扦插及成苗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2): 201-202. |
[9] |
季志仙, 李海营. 甘薯脱毒种苗(薯)大棚双季快速繁殖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7): 1101-1103. |
[10] |
朱月清, 宋岳杰, 沈升法, 吴列洪, 石江, 李兵. 马铃薯脱毒种薯小薯化栽培的特征特性[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6): 889-892. |
[11] |
徐丽华, 李军星, 苏菲, 田瑞雨, 王赛, 袁秀芳. 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6): 1028-1032. |
[12] |
高兴友. 育秧基质对早稻中冷23机插秧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4): 548-549. |
[13] |
应小军, 魏杰, 顾国伟, 凌小明, 冯新军, 袁忠勤. 甲维·甲虫肼等11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3): 492-493. |
[14] |
岑定浩, 陈宇博, 蒋琪. 不同早稻育秧方式对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为害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2): 2208-2208. |
[15] |
朱洁, 叶挺云, 朱宇, 吴永汉, 陈再廖, 郑许松. 几种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对抗性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2): 2232-2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