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永庆, 林义成, 傅庆林. 滨海盐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1): 1973-1975. |
[2] |
沈子尧, 张永根, 沈学根, 陈耀辉, 曹亮亮, 冯明慧, 周建松, 顾国明. 双季茭白大棚+地膜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8): 1335-1336. |
[3] |
胡利泉, 傅玉楼, 王伟龙, 郁晓敏, 傅庆林, 朱申龙. 油橄榄集约化栽培技术规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4): 623-625. |
[4] |
陈加多1,张国洪1,杨东娟2. 磐安县高山双季茭白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0): 1635-. |
[5] |
张珏锋1,陈建明1*,钟海英1,庞英华2,朱徐燕2. 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营养品质的影响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0): 1661-. |
[6] |
沈学根1,姚良洪2,张永根3,曹亮亮1,冯明慧1,周建松1,倪方群1. 桐乡市茭白生产模式及产业发展对策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10): 1665-. |
[7] |
章金明,吕要斌,林文彩,郦卫弟,贝亚维. 小菜蛾性诱剂田间使用技术规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8): 1265-. |
[8] |
陈满峰,缪亚梅,汪凯华,王学军*. 鲜食蚕豆鲜食大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技术规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1(3): 347-. |
[9] |
赵洪;过鸿英;张尚法;陈淑玲. 茭白浙茭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 2013, 1(12): 0-1617. |
[10] |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葛红;顾春燕;陈满峰. 菜用豌豆苏豌1号生产技术规程[J]. , 2013, 1(10): 0-1291. |
[11] |
沈学根;费洪标;徐杰;倪方群. 极多产和极多菁混合液对双季茭白产量的影响[J]. , 2012, 1(5): 0-651. |
[12] |
沈学根;徐杰;周建松;张杰;陆玉英. 双季茭白龙茭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 2010, 1(01): 29-30. |
[13] |
毛金林;陈杭君;陈文烜;周拥军;宋丽丽;郜海燕 . 枇杷鲜态贮运保鲜技术规程[J]. , 2006, 1(04): 0-375. |
[14] |
李挺. 双季茭白“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总结[J]. , 2001, 1(01):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