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叶靖, 叶胜海, 翟荣荣, 朱国富, 张小明. 花药培养技术选育的粳型水稻不育系浙粳7A[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529-1530. |
[2] |
吴龙飞, 陈文海, 赵献民, 滕明益, 金国林, 李红煜, 郑先芳, 童敏, 蔡丹英. 新玉与其他早熟梨品种栽培性状的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6): 894-895. |
[3] |
李友发, 马兴华, 王浙军, 富昊伟. 几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浙北地区的生育特性表现[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5): 705-706. |
[4] |
方桂清, 包立生, 杨树德, 汪云法, 陈进红, 方康书. 金华地区早熟直播棉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5): 719-721. |
[5] |
赵福成, 王桂跃, 谭禾平, 韩海亮, 包斐, 楼肖成. 优质甜玉米促早高效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4): 552-553. |
[6] |
吕高强, 范银松, 胡长安, 支新中. 永康救灾补播用早熟晚稻品种筛选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3): 454-455. |
[7] |
施贤波, 金林灿, 朱化虹, 吴国泉, 朱家骝. 早熟早籼甬籼4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1): 1969-1970. |
[8] |
王哉, 高荣村, 张健康, 李金军.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9): 1505-1506. |
[9] |
沈子尧, 张永根, 沈学根, 陈耀辉, 曹亮亮, 冯明慧, 周建松, 顾国明. 双季茭白大棚+地膜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8): 1335-1336. |
[10] |
张礼霞, 王建军, 王林友, 范宏环, 祁永斌, 宋建. 晚粳稻不育系浙08A的选育与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7): 1120-1122. |
[11] |
洪莉, 曹锦萍, 陈令会, 张慧琴, 王会福. 南方早熟桃主要病虫全程防控关键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7): 1199-1201. |
[12] |
曹春信, 刘新华. 辣椒雄性不育系金椒3A的选育[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4): 593-594. |
[13] |
冯健君, 戚行江, 陈子敏, 梁森苗, 李和孟, 曾余力, 王立超. 宁波南部区域杨梅生态环境与抗逆配套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4): 600-601. |
[14] |
梁丹妮, 兰剑, 谢应忠, 何亚丽. 供水次数和施肥期对草地早熟禾种子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12): 2215-2219. |
[15] |
李友发,马兴华,富昊伟. 1份广亲和恢复系早熟突变体的筛选与遗传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7): 1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