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春楠,傅巧娟,陈一. 一串红的引种筛选试验[J]. 浙江农业学报,2013(6):1284-1287. [2] 李凤兰,刘荣梅,胡国富,等. 一串红的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8):131-135. [3] 刘晓青,李华勇,苏家乐,等. 17个红色系一串红品种在南京地区的栽培表现[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199-200. [4] 张乐,杨秀珍,刘克峰,等. 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一串红营养生长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1-5. [5] 颜冬云,张民,蒋新. 控释复合肥对盆栽一串红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4,31(6):773-777. [6] 邵玮玮,刘克锋,杨秀珍,等. 一串红N、P、K、Ca、Mg、Fe缺素症状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3):14-17. [7] 张述景,智利红,许文营. 不同浓度氮素对无土栽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5):92-93. [8] 葛亚英,张奇春. 一串红苗期不同营养液配比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03(6):312-314. [9] 李鹏程,董合林,刘爱忠,等. 棉花上部叶片叶绿素SPAD值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121-126. [10] 洪培培,王红利,陈洪伟,等. 玫红色一串红新品种‘红粉佳人’[J]. 园艺学报,2012,39(2):403-404. [11] 杨美燕,杨秀珍. 营养液浓度和施肥频率对无土栽培一串红生长及开花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181-184. [12] 叶子. 中国花卉业的历史贡献和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农村实用技术,2012(10):13-14. [13] 张娜娜,赵兰勇,谢婷婷. 中国花卉业发展动态研究[J]. 农学学报,2014(8):48-52. [14] 杜翠. 温室花卉种植中的施肥与培育管理技术[J]. 现代园艺,2015(10):35. [15] 刘启春. 苗木花卉施肥技术及发展趋势[J]. 安徽农学通报,2013(9):66-67. [16] 李秋杰,蒋细旺. 我国花卉肥料的现状及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12,9(3):11-14. [17] 周波,刘登民,聂俊华,等. 一串红穴盘苗N、P、K营养特性与控释肥效应研究[J]. 北方园艺,2009(5):35-38. [18] 周波,刘登民,聂宜民,等. 花卉专用控释肥对一串红穴盘育苗及移栽后的效应[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17-521. [19] 王绍华,刘胜环,王强盛,等. 水稻产量形成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1-5. [20] 王俊锋,高嵩,王东升,等. 施肥对羊草叶面积与穗部数量性状关系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34-38. [21] 朱聪,代小兵,汤涤洛,等. 氮钾施肥对苎麻光合速率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J]. 中国麻业科学,2013(5):244-248. [22] 蔡桂青,彭建伟,周旋,等. 养分运筹对早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5):30-36. [23] 卫新菊. 施肥对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及比叶重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50-53. |